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9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毛泽东、刘少奇反腐制度建设思想及实践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一笔财富 ,对于今天我们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木子 《档案时空》2003,(5):28-29
20世纪60年代,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王位一时被人篡夺了,他成了位流浪国王,先后到过印度、苏联、蒙古,一些国家对他很冷漠,不得已最后来到中国。来中国后的西哈努克国王,就再没有离开过中国了,更用不着怕柬埔寨敌对势力派特务来行刺他,一度过上了安宁的生活。对于这位流浪国王,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还时常安排时间接见他,并且特意安排他在中国各地参观访问。这些做法,党中央出于增加西哈努克在世界上的威信,同时也是警告柬埔寨国内的反对势力。因此,时常由国家领导人陪着,带上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去中国各地参…  相似文献   
4.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建设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既是党的宝贵经验,又是刘少奇同志党的作风建设思想一个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5.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段时间,我又听广播,又看电视,还阅读报纸,总想知道得快一点、多一点、具体一点。看了这几天的新闻报道后,我有两点感想:一是,我想到1956年刘少奇同志曾经提出:我们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信息交流     
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陕西电视台抗震救灾特别报道组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的称号。他们的事迹证明,通过建立一支高效能的电视团队,完全可以实现应急突发事件的传播目标。本期‘台州广电杯'重大突发事件与媒体的应对策略征文专栏里,刊登了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青林撰写的文章,文章以陕西电视台抗震救灾特别报道组为分析范  相似文献   
7.
韩广富 《出版参考》2006,(11):20-20
1961年3月.广州会议后.中央和各省主要领导人继续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4月1日到5月15日.刘少奇到湖南长沙、宁乡两县进行调查.他发现“食堂没有优越性.不节省劳动力,不节省烧柴”.认为“这样的食堂要散,勉强维持下去没有好处.已经浪费几年了.不能再浪费下去”。刘少奇向当时存长沙的毛泽东通报了情况。4月下旬至5月下旬.周恩来到河北省武安县伯延公社作调查,  相似文献   
8.
陈力丹 《东南传播》2014,(11):28-30
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不傍着书本,善于针对当时新闻、宣传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具体事情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他首先使用"桥梁"、"导线"的比喻说明党的媒体的作用,提出了记者考察党的政策的任务,并在新中国应该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键时刻,提出了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同时有立场"的要求。他没有教条主义地守着旧有观念,而是善于根据发生的新情况,创造性地补充、发展原有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蒋国经 《档案时空》2011,(11):17-20
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初,在湖南芷江侗乡这个古老的小镇有一位传奇的女性,她毕业于桃源师范,1922年经刘少奇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出色完成党组织的各项任务。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0.
本书集中描写了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历程。真实再现了1970年到1976年共和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国事风云,生动讲述了林彪事件前后我国在内政外交上重大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同时也曲折反映了毛泽东个人晚年的思想轨迹。书中载入了近200幅图片,其中很多图片都是首次公开发表,并进行了首次色彩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