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9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赵丹 《今日中学生》2013,(Z1):86-87
作为才从小学的那口"井"里跳出来的我,对初中生活充满了好奇,对未知的一切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面对军训我满不在乎,视其为小菜一碟。军训第一天,我心中翻滚着雄心壮志,迈着大步走向迷彩服的大队伍。教官似乎不怎么严厉,刚毅的面容上有着一双小眼睛和粗黑的眉毛,看起来颇像放大版的蜡笔小新,带着几分喜感,于是我们很"自觉"地放松起来,拿出"小学精神"——闲聊。这时,教官发威  相似文献   
2.
他如初生牛犊,敢想敢做,把这两者大胆地结合起来,打开了一块全新的领域。无论哪一种杀毒软件,扫描用户电脑都不可避免。但南京金陵中学的姚志浩打破了思维定势,他设计的"PC免疫系统"能针对病毒创造抗体,抵御大多数未知  相似文献   
3.
庄小谐 《课外阅读》2011,(22):42-44
一18岁那年,我参加了高考。八月,那张普通大学的入学通知单来到时,家里人并没有太多的喜悦,高额的学费,让苍老贫穷的父母一筹莫展。我却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再嚷着要出去打工挣学费。爸爸犹豫再三,最终同意了我的请求。他跑到村东的鬼头李家,从鬼头李的胖老婆手里接圣旨一般接来一张纸条塞给了我。  相似文献   
4.
时雨 《中国广播》2007,(4):29-32
2006年全国短信的发送量达4300亿条,比2005年增长41%,即使按一毛钱的消费来讲,各大运营商也有43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进账,而这还不包括用短信进行的高价增值服务。初生牛犊“第五媒体”收入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使四大传统媒体也希望并入它所在的发展“快车道”。在媒体广泛联姻崇尚捆绑发展的时代,“短信”已成为另外四大媒体争夺的“唐僧肉”。而广播和短信的联姻,最能宣扬广播的特点、体现互动的优势,无疑是最成功的。于是乎短信互动成为各地电台与电视报刊竞争的杀手锏,各种各样的短信节目如同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相似文献   
5.
若干年前套用题目借我一生,老气横秋地回忆记录,如同急着要把青春的标签从自己身上揭去,标榜自己长大,一副苦大愁深模样。天才儿童邹奇奇,8岁时用笔记本电脑敲出12万字的故事集《飞扬的手指》轰动美国。记得刚听完她演讲时,竟然好半天  相似文献   
6.
有负语文     
我当了整整二十年教师。二十年中,我基本上是教语文。语文属"大路货",似乎谁都能教又谁都很难教好。我教语文大致经三个历程。开始时,因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便横冲直撞,"摸着石头过河";后来从众,为了职称,"依着瓢儿画葫芦",搞所谓的模式教学;再后来是积了些经验,有了些理念,便欲乘风破浪,"开窗放入大  相似文献   
7.
<庄子·知北游>中有一句话,"初生牛犊不怕虎",意即孩子或青年人做事很少顾虑、敢作敢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孩子,一到陌生人面前就胆怯、害臊,不敢接触新事物,或者畏畏缩缩不敢加入到小朋友的游戏中去. 显而易见,这样的孩子,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也让许多家长朋友感到忧虑.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改变这种状态,成为大胆的"小牛犊"呢?笔者结合多年教育工作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透过一滴水珠,可以看到一个大海.透过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到一个初生牛犊不畏虎的聂耳.  相似文献   
9.
刚进报社时,我就听说了很多前辈的“事迹”:他们有人骑着自行车追赶消防车,有人一个月蹬坏了三副自行车的脚蹬子,那时候稚嫩的我还吃惊于他们的“拼命”,甚至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一切。当我自己骑上自行车去找新闻的时候才明白,做新闻就是需要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和一腔想要闻出一片天地的激情!  相似文献   
10.
蒋欣 《健身科学》2015,(4):8-10
[忘记自己几岁] 有些中老年人在心里总愿意叨念一个“老”字,还经常把“岁月不饶人”挂在嘴边,更有甚者,有些老人害怕别人打听自己的年龄,害怕过年过节,不愿过生日.这种过分在意年龄的做法,是很难获得身心平静的. 人往往在年轻时容易忽略年龄,也更容易摆脱年龄的束缚,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已经嫁为人妇的女性可以把自己打扮成小姑娘的娇嫩模样,比如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也可以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这对老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