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北京日报于2000年10月28日刊发了记者陈红梅采写的通讯《猪要吃素为哪般》。通讯见报后,即有一些报纸转发,有的还借题发挥,抨击某些社会弊端。那么这篇通讯好在哪里呢?首先它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通讯开头写道:“一向以吃泔水为主的猪罢食了!”接着写猪场的主人看看圈养的100头猪在食槽里拱来拱去,不好好吃食,有的还打蔫,就急忙请来县里的兽医诊断,兽医看过以后,告诉他“病因”是猪食太荤了,加些粗食、菜帮猪就吃了。他一试,果真见效。粗看起来,这描写很像科普文章的一个开头。可是随着通讯的展开,人们看到的是…  相似文献   
2.
《纪事2007》     
“纪事”是北京日报于2007年新开辟的精品栏目。每月出刊两至三期.出版时间是周二。内容上革命史和共和国史占了相当的比重。出版频率不高.因为每篇故事背后是不少于40天的选题论证和采写周期。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纪事”篇目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被网站、其他报刊转载的数量无法统计。  相似文献   
3.
刊登在《北京日报》2004年8月12日上的消息《小平夹克衫,感动三代人》一稿,在第15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二等奖。这是在数十家中央、地方媒体共同报道《世纪伟人邓小平》展览时,记者童曙泉,经过深入扎实的采访后写成的一篇独家新闻。该报道见报后,新华网、人民网等新闻网站的专题报道、新浪网等门户网站以及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等转载;北京电视台等做了追踪报道。报道在读者中间产生了良好反响。中宣部新闻局负责人也提出了口头表扬。这篇作品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善用观察,成就佳作的经验。有人问科学家:“您的科学成果哪里…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7日,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刊出“读后随感”专版专门发表各方面读者的意见、建议。专版共发表8篇随感,既有《敢提意见好》、《博士也来读理论周刊》等褒扬、肯定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文明办网,网络媒体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9目,干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北京14家网络媒体发起文明办网倡议,展开声势浩大的文明办网活动;次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社评,肯定该倡议,相关机构发表响应书,表示对文明办网的坚决支持和积极响应;随后中央重点网站、地方网联发起响应书。至此,由北京干龙网等14家网络媒体发起的文明办网遂形成全国范围的行动,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为网络媒体在国内诞生以来所仅见,文明办网的倡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小言论是指新闻媒介所设置的以个人名义发表的群言型的篇幅较短的新闻性言论作品。例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北京日报的《京华晨语》、文汇报的《虚实谈》、今晚报的《今晚谈》、莱芜日报·鲁中晨刊的《汶水语丝》等等,这些专栏或在全国范围内或在当地受到社会关注和欢迎,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出于它是新闻与言论合二为一、事理相融的新闻性较强的评论文体。  相似文献   
7.
北京日报《来到您身边听您诉烦恼》(以下简称《诉烦恼》)栏目自2004年6月8日创办以来,坚持新闻“三贴近”原则.关注市民身边事.反映市民的意见和呼声,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促成了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截至2004年底,栏目先后刊登40期.替百姓反映问题21件,其中19件彻底解决.18件在一周之内解决。在许多市民心目中,该栏目已经确立起特有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8.
雨访王老铺     
我是1980年北京日报郊区版(京郊日报的前身)创刊后不久到报社的。在1999年由新闻部主任调任总编室主任之前,我在新闻部工作了整整19年,经历了无数次的采访,写出了大量的稿件。每次采访,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深刻的,也可能说是留下永不磨灭印象的采访,当属雨中采访王老铺。  相似文献   
9.
"以这种直接倾听群众声音、直接反映群众意愿的方式,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希望架起一座桥梁,使有关部门了解群众的困难,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赵安民 《出版史料》2007,(1):102-104
为纪念中国书店建店五十周年,2002年11月10日《北京日报》刊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北京师范大学启功教授的《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另一篇是许嘉璐教授的《我与中国书店》。中国书店的老师傅王炳文先生与这两位学者都相熟识并有交往。许先生文章中回忆自己从读训诂学研究生时开始“和中国书店、和古书结缘”,“去得多了,和琉璃厂几家书店的师傅渐渐熟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