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叫卖声     
住在都市里,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声。深巷的卖花声是曾经入过诗的,当然富于诗趣,可惜我们现在实际上已不大听见。寒夜的“茶叶蛋”“细砂粽子”“莲心粥”等等,声音发沙,十之七八似乎是“老枪”的喉咙,困在床上听去,颇有些凄清。每种叫声声,差不多都有着特殊的情调。  相似文献   
2.
我的家住在平和县小溪镇的汇景小区里。记得去年的一天上午,阳光明媚,我和妈妈打羽毛球打得筋疲力尽,回到家,口渴得要命,我想:要是有一根冰棒吃该多好啊。"说曹操,曹操就到",楼下传来一位卖冰棒老伯伯的叫卖声,我喜出望外,像箭一般冲下楼去。  相似文献   
3.
每天早上或下午,在我家的楼下.总会响起一阵阵声调不一,风格各异的叫卖声。  相似文献   
4.
妈妈跟许多女人一样能干.爱唱歌,爱打扮。年轻时.她被称作“豆腐西施”,大街小巷地吆喝:”豆腐,卖豆腐!”天生一副好嗓门.连这样的叫卖声都能让耳朵舒服.豆腐好吃,自然生意也不错。这点小手艺能养家糊口.能像唱歌一样地锻炼嗓子,豆腐还能美容养颜,剩下的豆腐渣也可喂猪,自然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5.
鲤鱼山     
清晨,我起床往窗外望去,第一个映入我眼帘的就是鲤鱼山。我叫醒爸爸,让他带我去爬山。我们上了天桥,很快就到了鲤鱼山的半山腰。一串串黄绿相间的、翠绿的、紫红的葡萄挂满了架子。我们好像走进了翡翠、琥珀、水晶的世界。穿过葡萄长廊就是果园了。苹果树上面长满了拳头般大小的苹果。海棠果树上面结满了红彤彤的海棠果,把树枝都压弯了。再往山上走,我发现山体被密密麻麻的爬  相似文献   
6.
小巷     
<正>记忆中,总有一条湮没在迷蒙细雨中的小巷,青石板铺就的路面总能与雨水奏出美妙的音乐。和着丝丝缕缕的思绪,耳畔总响起阵阵匆忙的脚步声,嗒嗒嗒……嗒嗒嗒……小时候,一次意外事故让我差点成了废人。脱险后,妈妈将我送到乌镇的外婆家养伤,希望静谧的乡村生活能使我早日康复。外婆是个非常和善的老人,一双布满皱纹的手总能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品读各种吆喝,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每天早晨,睡眼惺忪的我们经常伴随着"豆腐,豆腐"这样的叫卖声醒来。街头巷尾,我们也经常听到辛苦的小贩们扯着嗓子的吆喝声。在老北京城过去也有这样一群小贩,他们的吆喝声各具特色。下面播放朗读带,让我们通过朗读带,倾听老北京城大街小巷的吆喝声。二、分析课文(一)读吆喝1.小组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解决生字生词。2.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吆喝声,吆喝吆喝,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相似文献   
8.
春天迈着蹒跚的步子,懒懒散散地走来,可寒冷的风仍是依 依不舍般呼呼地吹着.我独自走在街上,阵阵寒意使我瑟瑟发抖.这时,街头传来叫卖声:"卖炒米啦!卖炒米啦!"阵阵香甜的炒米味儿,让我觉得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原来,是一个中年妇女在卖炒米.她皮肤黝黑黝黑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衣服很旧,却一点儿也不脏,破的地方被整整齐齐地补好了.她手上戴了副手套,仔细看,右手那只还破了个洞.她坐在小板凳上,手脚利索地忙活着.很多人排着队等着买炒米,看起来,她的生意不错.寒风仍在呼呼地吹着,有的人冻得直跺脚,有的人缩了缩脖子,但没有任何人催促她.  相似文献   
9.
曾看到一堂《吆喝》课的课堂描述——教师先借助媒体,用音像播放了小贩的各种叫卖声,这些叫卖声此起彼伏,引得学生笑声阵阵。接着播放了候宝林说的相声《卖布头》,大师吆喝的各种声腔神态更是引得学生哄堂火笑。教师再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吆喝”,捡最感兴趣的学着模仿,大声的吆喝吆喝,课堂上又是一阵热热闹闹。第三个环节是“尽情的吆喝”,看谁吆喝得最棒最有特色。  相似文献   
10.
转眼离开乡村几十年了。面对乡村日新月异的不断变迁,在感慨与惊叹之余,却有着丝丝缕缕的失落感,为永远失去一些东西而有些怅然若失。在大理乡下,我感受最深的是莫过于那些曾经熟悉而已远去的小贩叫卖声——"买吃螺蛳……"这个声音翻译成汉语后似乎就没有多少味道了,还是用白族话喊出来韵味十足:"买—饮(吃)—磬(音,白族话螺蛳的称呼)—迎(来)……"直译成汉语就是:"买—吃—螺蛳—来……"在我童年的时光,往往是在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