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曾传操 《历史学习》2003,(11):22-23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以下简称“新版本”),今秋终于面世了。与2002年秋使用的试验修订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以下简称“老版本”)相比,新版教材不仅作了大量的删节,增加了阅读课文,而且还修正了文字说明,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和新的史学观点。具体如下:观念更新新教材纠正了一些传统的说法,提出了一些新的史学观点,需要广大师生特别引起注意。其一,老版本教材在叙述“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中有这么一段表述:“台湾人民推举爱国志士丘逢甲、徐骧为义军首领。…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学领域,“书写”对于很多人而言是区别于“研究”的概念,它侧重于过程,是史料挖掘、前人综述、理论分析和论证的载体。最近20年以来,“规范化”与“专业化”似乎是评价论著书写合格与否的“圭臬”,西方史学理论框架的直接“复制”与史学观点的套用颇为常见,语言本身的原意被忽视与扭曲,文笔的优美和质感仿佛成了“细枝末节”,叙述的晓畅与张力更是忽略不言。在西方术语支配的惯性下,高度“内卷化”的风格往往让读者们如坠云端,只能困顿于“常识”,寻求简单逻辑与单线条的解释。这种困局之下,历史学写作如何继承“文史合一”的传统,在叙述中突破“常识”与“惯性”,开辟出新的方向?这是杨念群教授在《重建另一种叙事》(以下简称《重建》)中探讨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3.
董莉 《历史教学问题》2006,(3):104-108,92
历史评价能力是高中生应努力培养的历史学科能力之一。它包括:(一)鉴别。指辨别历史材料的真伪并在材料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以及辨别历史解释的客观性与局限性的能力。(二)鉴赏。指感受、理解与评判艺术品、文物及文字史料的能力。(三)评论。指对历史上的事物、人物和史学观点等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鉴别、比较、分析,依据事实判定真假,并对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价值进行评判与论证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以后,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抛起了一股以尊孔读经为主要内容的封建复古思潮,这股思潮在历史学界的突出反映,第一,代表封建史学观点方法的著作大量被编纂、出版;第二,部分史学家开始走向落后,甚至成了这股复古思潮的马前卒,这种局面严重窒息了近代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综观2008年全国文综卷I历史试题,笔者用“艰难的‘变脸’”来形容,也可以说是自己对这份试卷的认识和理解。 就题目所渗透的史学观点来看,全国文综卷I的历史选择题部分,大多是以近代化史观为主题命制的。政治近代化方面:第16题考查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拜读湖南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刘俊男副教授的《华夏上古史研究》(范进军、陈家桢主编的《学理追问》学术丛书之一种。 2 0 .5万字。延边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 1 0月版 ) ,感触颇多 ,遂写下一些读后感 ,以与同仁共析。一 破传统“五帝江北说”而立“湖南说”诚如该丛书的“主  相似文献   
7.
试评张溥的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溥的历史观点向为人所忽略,但他的史为政用的史学观点、积极有为的治史态度、求同存异的史学研究方法都体现出其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从艺术品鉴赏角度看2014年四川文综历史第14题的品相、主题、意韵,我认为都像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值得玩味和珍藏。1.品相完好品相,一般指收藏品的完好程度,这里主要从试题的素材、结构和内容来看。命题者选用考生熟悉(电话、火车)和不熟悉(新的史学观点)的素材,以时间轴、表格、文字材料、图片等各种材料形式营造了一个图文并茂的全新情境。  相似文献   
9.
所谓历史评价能力,就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己的立场、方法和标准对历史事物、历史人物或史学观点作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在我国,一般是指根据一定目的、任务或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事物的价值、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作用、历史观点的正误等,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古鉴今的思维能力。历史评价能力是高中学生需要培养的一种学科能力。无论从教育改革的要求、学生素质的提高、还是从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上看,都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历史评价能力的培养。一、高中学生历史评价能力培养的…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中国美学学科,离不开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美学思想体系以文献的方式存在着,要将这一体系转化为中国美学学科建设体系存在着学科性、逻辑性、学理性难度。美学文献在记录内容上分门别类而彼此调和,在记录系统上传递信息而含蓄隽永,在文本体系上真伪具呈而有待辨别,学科体系转化艰难和文献资料有待加工的现实,要求我们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去解决这些难题。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美学的标准和文献的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在学科建设中的实践标准;要以美学学科和文献学学科交互主体的方式作为建设的指导方法;要以立言为公、发展学科、昌明学术的态度作为建设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