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失的现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宏观分析,并提出了合理流动的可行途径、改善流动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湖南     
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向规模经营要效益,以资产为纽带,采取纵向联合、横向联合、企业兼并、合资参股等形式,有效地通过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重组,带动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师流动的日益频繁,如何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问题也摆在了教育管理者面前。学校强化科学管理,为教师的合理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国家也要强化宏观调控,完善政策法规,为教师的合理流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师》2010,(12):15-15
<正>为建立健全教师交流机制,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2010年4月11日,教育部在重庆召开教师交流制度研讨会。会议交流了各地推进城乡教师交流的做法和经验,研讨了建立教师交流机制的思路和加强中小  相似文献   
5.
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去努力。关注和分析这些要素的目的在于把握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均衡背景下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均衡背景下的教师流动政策包括抑制无序流动和促进合理流动。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分析了教师流动的原因,其相关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制度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管理因素及观念因素等;在对策上则提出加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建设,确认教师的公务员身份,加大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建立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县域内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诸多困境。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更是市场经济下城乡教师发展不均衡、教育政策中的“城市中心”取向、农村教师教育边缘化及教师价值观念转变的结果。因此,县域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首先需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在县域内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等。  相似文献   
8.
报业人才的不合理流动特别是骨干人才的流失,不仅会使报业媒体遭受替换成本、培训成本等直接损失,还将影响到报社工作的连续性、办报质量和其他员工的稳定性,因而必须引起报业管理者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9.
周美春 《教育》2010,(4):18-19
在2010年1月底召开的江苏省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要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岗制度,希望以此拉平各学校之间的差距,推动教育公平,遏制“择校热”。  相似文献   
10.
焦点:人才的合理流动在我国已成为复杂的社会问题,配偶工作、住房等为人才流动带来了高成本。我国只有不断改善发展的条件和机遇,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引进的人才要具备社会责任感,有敢于创新的精神,而不是向国家漫天要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