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对于"背叛"这一话题,很多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都通过一定的故事编排对之进行了展现和探讨。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借故事中的一位人物道出了"背叛"的真谛: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他在书中塑造的萨宾娜这一女性形象一生中都在不停追逐对家庭、婚姻、生活、社会规则的背叛。著名的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在1978年创作的一部婚姻伦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品特被评论界誉为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他作品中最为中国观众熟知的是经他改编的电影剧本《法国中尉的女人》。哈罗德·品特是一个犹太裁缝的儿子。二战后,12岁的哈罗德·品特进入伦敦Hackney区的语文小学学习,在那里他接触了戏剧表演,在学校舞台上扮演了麦克白和罗密欧等角色。这段童年经历让他立志献身戏剧事业。他常常幻想自己成为萧伯纳那样优秀的剧作家。他一有空闲就读书和练习写作剧本,弄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却进步甚微;连他母亲都觉得这…  相似文献   
3.
《少年科学》2012,(6):14-15
虽然知道垃圾食品不是好东西,但它们实在充满着诱惑力。就算不饿的时候,如果它们在眼前出现,也会忍不住想尝尝,甚至一块接一块、一口接一口,停不下嘴。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威胁主题和以重复、停顿、沉默为特点的品特式语言特点入手,解读了英国剧作家品特早期独幕剧《送菜升降机》中的“品特风格”。  相似文献   
5.
品特在他的三部“迫害戏剧”中,描绘了专制权力与“民主”名义下的权力对于无权者的残酷迫害,揭示了专制权力特有的宗教、国家与领袖三位一体神话的实质,揭露了“民主”政体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天然弱点与虚伪性,以及统治权与话语权的本质性联系。  相似文献   
6.
弗洛伊德的玩笑理论为哈罗德.品特的早期戏剧特别是《送菜升降机》提供了很好的诠释。此剧中,班一直在读报纸上报道的故事,他是玩笑的制造者,格斯是听众。但是,格斯在玩笑构造创建的测试中失败了,他没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他错误地与另一方结了盟。最后,他发现自己处在了班的枪口下面。在品特的其它早期戏剧中,人物之间的结盟也比隔离更出人意外。  相似文献   
7.
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罗德.品特,是欧美民众所熟知的一位英语戏剧大师,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叶英国戏剧界贡献最大的代表。该文章从其生平与戏剧之路、文学成就及风格,以及其崇尚人权和反战的政治立场三个方面,对这位伟大的荒诞派戏剧巨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特别是早期的剧本大多表现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所受到的外来的威胁,他通过戏剧作品表达出自己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感悟。品特认为人的生存恐惧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几乎每天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品特作为戏剧家的戏剧思想核心。这种戏剧思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荒诞派戏剧思想的影响,特别是贝克特和卡夫卡等荒诞派剧作家的影响,以及他的家庭和生活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5年品特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发表的演说《艺术、真相与政治》,政治意味强烈,影响力颇大。本文运用评价理论对其进行了深层考察,发现品特对评价资源进行了策略性的选择,这些策略使他的演讲取得了显著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从生活的历史本质层面和哲学意蕴层面去进行解读分析,其中的文学形象也如此。哈姆莱特这个形象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到现在,之所以产生无穷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复杂而深刻,在于他行动上的延宕,在于这个形象所包蕴的历史本质和哲学意蕴的深度。这也是造成“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哈姆莱特的延宕,前人已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做过深入分析。在这儿,我试着从文本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