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林高明 《吉林教育》2006,(11):61-62
教育博客风驰电掣地闪击着众多教师的心与眼。那时我还游离于网络世界之外,不知其为何物。甚至还对此怀有一点疑惑与不屑。也许是经常在报上看到一些网民网络成瘾的报道,自然而然心里有着一定的排斥。我对于在网络中阅读与写作的观点是:心浮气躁,哗众取宠,急功近利,缺乏思想。网络,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查查资料而已,用来进行教研可能会显得过于随意吧!在一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中,张文质老师兴奋地推介教育博客的教研方式。我深触于心的就是这么一句话:教育博客开启了教研及交流的无限开阔的平台。点击广阔网络世界,探索精彩教育人生!  相似文献   
2.
当今报纸种类越来越多,报业竞争异常激烈,各类差错也如影随形。有的报纸违纪违规,发生导向错误;有的不深入采访,道听途说,造成新闻失真;有的为了吸引眼球,标题哗众取宠,片面夸大新闻事实;有的偏听偏信,舆论监督不准,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反弹魔法师”?我给出的定义是能够充分利用师生间的“反弹作用力”、达到神奇教育效果的教师。这里的“反弹”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指学生对班主任的教育作出良性反馈和积极回应。起这个名字可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我在实践中体会到,引发学生的“反弹”真是一件有趣而又有效的法宝!  相似文献   
4.
尹舒鸿 《新闻界》2006,(2):134-134
近年来,人们对轻松活泼的娱乐新闻的需求不断增加,娱乐版成了各报一个普遍而显著的“增长点”。翻开时下一些报纸的娱乐版,乍看是色彩斑斓、热闹非凡,细看却可发现,盲目随俗、哗众取宠等方面的问题比比皆是。娱乐新闻作为面向百姓和社会提供可口、可娱、可乐的精神产品,本是一盘“美味”,但若总是将那些无聊的绯闻、丑闻、假闻等端上“娱乐”的餐桌,就变得让人无法下咽了。  相似文献   
5.
刘秀明 《青年记者》2006,(16):66-66
新闻策划是新闻竞争的有效手段,是新时期新闻运作的“宠儿”,若宠过了头,就容易异化,沦为炒作。炒作实际上是夸大事物的细节,企图达到轰动效果,成了小题大做、哗众取宠。策划与炒作两有哪些相似之处,分野又何在?  相似文献   
6.
权力的幻像     
处理王室题材特别容易流于低级趣味,但弗里尔斯不卖弄秘闻,不哗众取宠.他借《女王》一片.来透视权力的意义及其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这个题目绝不是故弄玄虚或哗众取宠。 文中提及的矿泉水,就是市面上批发价三四毛钱,零售价一元一瓶的普通矿泉水。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汇》2009,(11):10-10
据报载,一企业老总为了给上初二的14岁儿子招一名全职家教,开出了史上最优厚的家教待遇条件,不仅为这位全职家教配备专用轿车,包吃住,而且还开出了12万元的年薪。这样的待遇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  相似文献   
9.
1.你喜欢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吗? 不喜欢-2 喜欢-3;2.你讨厌哗众取宠的人吗?讨厌-3 不讨厌-4;3.下面三把雨伞,哪一把更适合你的风格呢?单色雨伞-4 动物图案-5 花纹雨伞-6  相似文献   
10.
文上兴 《视听界》2010,(4):10-11
为提高自己的收视率,目前各大电视台打得火热,据报道某些地方卫视为收视率收买样本观众,锁定频道就给钱,还有的手段是哗众取宠,制造各种遭口水的娱乐节目博取上位,而表现相对好的就是通过高价买优秀的电视剧来提升收视率。而另外一则消息,有的电视台包括央视,一些有意义的针对某些群体观众而做的节目,如《实话实说》,因收视率不佳被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