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伟 《传媒》2007,(8):57-58
根据中国故事期刊协会公布的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故事类报刊总共有130余种,其中以《故事会》为代表的标准故事类期刊有47种,标准故事类报纸有3种.  相似文献   
2.
3.
哲学思想是胡适一生荣辱得失的根源,方法论是其学术生命的核心。在实验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哲学思想指导下,从“形式革命”的倡导到“整理国故”的躬身实践是胡适对新文学的系统思考和构建,展示了他立足文学自身考察文学的新观念和建设民族文化的新视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学热在中国兴起,沉寂已久的孔孟之学出现了自五·四运动以来所未曾有过的复兴局面。北大、人大率先创建了国学班,紧随其后,许多大学设置了类似的专业和研究机构,最近武大还设立了国学博士点。同时孔子的塑像也出现在许多大学的校园里。于丹以《百家讲坛》带动了全国的《论语》热,《论语》成了热销图书。社会上,儒学成为各种讲座  相似文献   
5.
穆衡伯先生(1896—1970年)的遗稿《图书杂谈稿》经其后人精心整理后,以《古籍杂谈》的书名,由凤凰出版社于2010年4月出版。著作者系天津人氏,回族。幼读私塾,后入北洋大学预科、保定军学堂学习。民国时期主要在军界服务,1947年受聘江苏省立扬州中学任教,  相似文献   
6.
在民国学人中,章太炎先生无疑是极富传寄性,极具个性和革命性的一位。论学问,他博览经史,精通小学,深得乾嘉学派精髓,一部《国故论衡》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他终身精研《说文》,能全文背诵《说文》《尔雅》,晚年在苏州开办章氏国学讲习会时,不编讲义,不带参考书,而弟子云集。论为人,世人皆言他性格乖张,犹如"疯子",其实  相似文献   
7.
雷颐 《寻根》2000,(5):56-61
1919年,在新文化运动达到顶点、新思潮最为高涨之际,力主反传统的胡适却似乎突发思古之幽恩,提出要“整理国故”的号召。此论一出,便引起争论。有人热烈响应,使“整理国故”运动。取得了至今仍令人赞叹、堪称丰硕的学  相似文献   
8.
顾颉刚是“五四”政治运动的旁观者,1920年代中期,他以在古史辨伪、民俗研究上的突出成绩,却转成新文化运动提交学术成绩单的代表;“五四”前后,既是顾颉刚的蛰伏期、亦是他思想学术成长的关键期。本文通过分析顾颉刚与同学傅斯年同中有异的思想抉择,以及从《诗经》出发进行经学革命与历史重建的学术径路,试图在这个“非典型”的典型个体身上,敞开对“五四”在思想文化上何以成为“五四”的持续思考。顾氏思想“缓进”、学术“激进”,但在行动力的果决及坚韧上,他的学术实践丝毫不亚于参与政治运动的朋侪;将“革命”诉诸于行动,顾颉刚实在深具“五四”的情怀。  相似文献   
9.
受五四时期民主、科学思潮的影响,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成为国学研究领域包括新文化阵营在内的许多文化派别的共识。只是由于他们各自在文化背景和国学修养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的理解和运用上也不尽相同,对他们整理国故的过程和绩效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具体的学术实践中,他们都力求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来阐释中国学术问题。正是不同学派学人在对“科学方法”所持的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中,中西学术思想得到了相对完美的结合,从而使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整理国故成就卓然。  相似文献   
10.
“国学”这一名称本指国家的一种高级教育机构.今人所用之“国学”概念,起于清末民初,乃对西学而言,其所指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统称。民初学者提出“国学”和“国故学”,虽包含抗衡西学之意,但其所采之研究模式和方法,却反倒是奉西学为圭臬。当时学者对“国学”和“国故学”这一概念的含混和模糊性颇感不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