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7年4月南京政府成立时,蔡元培已届60岁高龄,为创建国家现代科学研究机构,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常务委员、司法部长等有利的政治、学术地位,经过7年多的思想准备,半年多的建院方案论证和筹备,1928年6月9日,在上海东亚酒楼举行第一次中央研究院院务会议,宣告全国唯一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结束了近百年来中国缺少近代科学全国最高综合研究机构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2016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80年前的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对中国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影响,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也是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端纳是中国政坛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而发生于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的和  相似文献   
3.
张静江     
《档案与史学》2014,(6):3-3
正张静江(1877-1950),谱名增澄,又名人杰。浙江吴兴(今湖州)人。世代巨商出身。清末捐官得江苏二品候补道衔。同盟会员。曾在法国为孙中山筹划同盟会基金。后参加成立世界社,刊行《新世纪》周刊。辛亥革命后回国,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广州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主席、北平故宫博物院理事、浙江省政府主席、国民政  相似文献   
4.
雷辉志 《档案天地》2014,(10):30-32
正在山东临沂地区烈士陵园里,长眠着一位英勇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德国共产党人,他就是汉斯·希伯。在为他专建的一座庄严的陵墓上,墓志铭写下了中国人民缅怀希伯的颂词:"希伯同志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和把中国正义斗争的消息传播给世界人民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希伯同志永垂不朽!"汉斯·希伯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897年他出生在现属波兰的克拉科夫。在波兰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即去德国,上过大学,后积极  相似文献   
5.
高峰 《湖北档案》2014,(6):42-43
正1930年10月,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3兄弟来到上海避难。不久,毛岸龙因病去世,毛岸英、毛岸青被身为牧师的中共地下党员董健吾收养,过了几年艰苦的生活。党组织考虑到他们的安全问题,一直没有让他们进学校读书。1936年,组织考虑不能再耽误他们的学业,准备寻找机会,送他们兄弟俩出国读书。暗托少帅送毛氏兄弟出国1935年1月,董健吾受宋庆龄之托,带着国民党中央谋求与中国共产党和谈的密信,亲自送往陕北。因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到达重庆的当天晚上,蒋介石举办了一个小型欢迎宴会。毛泽东与蒋介石见面了。他们至少有十几年没有见过面了。上一次见面可能是在广州,那时蒋介石是国民革命军的统帅,毛泽东则以国民党员的身份代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一年后,随着国共两党的决裂,两个人从此成为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对手,他们率领各自的武装力量所进行的较量,每一刻都关乎各自的生死存亡。因此,即使毛泽东来到蒋介石面前,国共双方的高级官员们还是感到他们握手的那一瞬间有点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7.
<正>1925年3月12日,中国近代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溘然长逝。1929年5月29日至31日,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公祭,6月1日行奉安大典。从孙中山逝世到入土为安,历时4年多,期间颇多曲折。今年适逢孙中山先生奉安85周年,笔者查阅相关报刊书籍,特采撷当年发生在北京铁狮子胡同与南京中山陵的一些往事,以缅怀一代伟人。抱憾铁狮子胡同1924年10月23日,直系将领冯玉祥在北京  相似文献   
8.
渠冉 《档案时空》2014,(7):24-27
正张学良(人称"张少帅")是东北军首领,曾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是著名的爱国将领。顾维钧是中国外交界的元老,曾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约,被称为"民国第一外交家"。后来,两人因缘相识,并产生了深厚的友谊。与张大帅的"君子之交"1927年年初,顾维钧担任北京政府外交总长并代理国务总理。不久,奉系军阀张作霖从东北进入华北,并打败了其他各路军阀,控制了北京政府,6月16日,张作霖自封大元帅,设立军政府,并自任中华民国安国陆海军大元帅,代表  相似文献   
9.
斋边 《老年教育》2015,(2):13-15
1932年秋,蒋介石颁布了《战字第213号》训令,阐述了关于"剿灭共军"的一套新战略战术。蒋介石信心满满地认为,一旦采用了他煞费苦心搞出来的这一套新招数,便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危害"党国"多年的"赤患"问题。然而,此时的蒋介石非但没有"胜券在握"的轻松,反而急如热锅之蚁,因为他缺乏充足的军费,以支撑他的新战略构思。这段时间里,蒋介石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冬,笔者访学于台北,在“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朱家骅档案中发现颇多.朱家骅(1893-1963),字骝先,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早年毕业于同济德文医工学校,两度赴德留学,1922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朱家骅是民国时期学人从政的典型.在学界,他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兼德文系主任,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校长,两广地质调杳所所长、中研院总干事及代理院长等职.在政界,他先后担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兼调查统计局长、考试院副院长和行政院副院长等职,三次出任教育部长.他利用其在政界的地位和权势,推动文教学术事业的发展,以竟学术救国之志,贡献颇著.在他的档案中,笔者发现其与周恩来的一次往来通信,事关抗战初期离开中研院史语所前往延安的王湘、杨廷宾回所工作之事.兹录如下,并作考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