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6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之所以想谈谈地方台老年栏目的风格定位问题,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走过一段弯路。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作为一个新生的经济体制,对地方电视台传媒功能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将结合地方台的实际,对传媒功能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电视改革中,地方台专业频道应运而生,比起综合频道来,新生的专业频道在开播之初确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是频道包装、片头设计、栏目设置、节目编排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然而没过多久,专业频道的个性特征渐渐淹没,“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而起,特别在新闻节目里重复雷同的现象更加明显,专业频道的新闻该走怎样的路子成了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5.
吴凌  隋海 《新闻战线》2022,(4):52-54
2022辽宁卫视春晚以创新思维不断丰富节目的思想、艺术、观赏内涵,取得了同时段收视第一的好成绩,为行业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成功范本。节目强调文化底蕴和时代风貌,体现了辽沈大地源远流长的人文传承和民俗特色,紧贴时代步伐,回应当下百姓对于文化生活、精神期盼、理想愿景的诉求、需求与追求。  相似文献   
6.
魏敏  魏华 《新闻战线》2022,(4):55-58
对于中国人而言,团聚是春节最重要的文化意义,也是年味儿的重要来源。“春晚”作为一档常态化“年播”节目,将千千万万家庭凝聚在了一起,相互了解、建立共情,是国人辞旧迎新的文化符号,是老百姓除夕之夜的一道精神大餐,春晚延续着传统节日固有的仪式感,而看春晚变成了一种仪式、一种习惯。春晚作为民族文化象征和传统民俗,形态上也进行着创新更迭,既展现新时代的魅力,也丰富着这一年俗的文化内涵和情怀底蕴。  相似文献   
7.
许多人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视看央视的《马斌读报》。的确,那丰富的信息、幽默的话语、精辟的点评一度成为人们的“精神早餐”。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态势下,新老媒体的交流与融合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8.
全煜 《新闻爱好者》2008,(8):118-118
勃兴于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近两年呈现出了一定的发展疲态,曾经遍地开花的新闻评论节目在一些地方电视台还被悄然撤并。究其原因,既有电视新闻节目多样化细分化、电视观众收视兴趣转移等客观因素,也有节目自身题材选择偏窄、理论水平较低、形式创新不够等主观原因。而要使地方台新闻评论节目走出目前的困顿状态,就必须突破报道瓶颈,提高理论水平,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立台之本,是一个台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可是观众普遍反映县级台不好看,主要是新闻节目不好看。笔者认为不好看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种:一、新闻题材受限。领导活动多,会议报道多,有用信息少,报来报去就是报那几个领导。由于地方台人员少,车辆少,有的台根本就没有采访车,全靠采访单位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电视业从传播方式、承载手段上呈现新的发展的势头,而且从基本内容及影响观众的形式也有了新的突破,呈现出信息量大,影响层次深,选择性增强等等特点。同时,电视节目展现了它新的、质的规定性和影响方式的多样性。中央、省、市台把握时代脉搏,在栏目创立上作了适时的调整,地方台如何把握方向,适时地开设电视栏目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