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3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清帝国》以清朝268年的风云史为背景,从清兵入关开始.以章节式的游戏架构,展现给玩家一个史诗般的历史画卷。玩家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全方位领略游戏从前清盛世经帝国中衰直到辛亥革命胜利标志着清王朝的覆灭的全过程.游戏中的任务系统可推动着游戏章节进入下一个历史时代,并以在此过程当中所得的经验也可以使玩家的等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
1897年至1899年初,上海至其周边地区的邮路仅有上海至吴淞、宁波、苏州、杭州(图1)。从1899年底起,上海至其周边地区城镇的邮路逐渐开通。本文根据《申报》上的"大清邮政收信时刻晓谕传单",列出上海至其周边地区各城镇邮路的开通日期及运邮工具。  相似文献   
3.
张同光 《收藏》2009,(4):118-119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清廷实行币制改革,统一颁发“大清铜币”祖模,要求各省派专员领回依式仿铸。光绪三十二年春安徽铜元局开铸中心阴文“皖”字大清铜币,上书满文“光绪年造”,两边为“丙午”纪年,下分别为币值“当制钱十文”和“当制钱二十文”,左右列“户部”二字,背为大清龙图,上书“光绪年造”,环书英文“大清帝国铜币”。  相似文献   
4.
张锡杰 《集邮博览》2008,(10):72-74
1840年5月1日,英国发售了世界上第一套邮票,黑色,面值一便士,后人称为黑便士邮票。同年5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距今已有168年的历史。1878年7月下旬,中国第一套邮票清代《大龙邮票》开始陆续发行,至今也已130个年头。1976年6月意大利URMET公司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电话储值卡,同时意大利的SIDA公司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枚供公众使用的电话卡。电话卡首发至今才仅仅32年。  相似文献   
5.
文榕生 《中国文化》2014,(2):108-114
一缘起 “统部”出自清代三次编纂的《大清一统志》①。笔者因参与编纂《中华大典》需要,才接触到这三部清代宫修总志。初时,对其中出现的“统部”颇不理解。  相似文献   
6.
李乙 《大理文化》2014,(8):72-74
正祥云持续三年的干旱,已经让许多人夏天出门都想不起带雨具了,我也一样。尽管手机天气预报说"今日阴,会有小雨"。我在出门时照样没带雨伞。此番出门是应几个北京作家朋友之邀一起去水目山。在出发前,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据《大清一统志·大理府》载,水目山在云南县(祥云县)南二十五里处而大明一统志则将它称之为宝华山那  相似文献   
7.
大清翰林到洋学生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889年,蔡元培22岁时,参加乡试,考中第23名举人。1890年,蔡元培又入京参加会试.即由朝廷礼部举行的举人参加的考试。“中式”(合格)为贡士。主考官王颂蔚十分欣赏蔡元培的文章:初见蔡元培首场卷。觉得像八股文,十分奇怪:往后看了之后,发现“渊博无比,乃并前三场荐之,且为延誉”,将蔡元培列为第81名贡士。  相似文献   
8.
大清朝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算起,共历十一帝,凡二百七十六年,再加上此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的后金二朝,则历时二百九十六年,史称"清宫十三朝"然而在这近三百年的漫长历程中,曾经融金为币的,仅大清末世的光绪、宣统二朝,拢共三十多年而已,这当然和近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已臻火候有关.所铸金币种类,前前后后加在一起,亦不过五种耳.  相似文献   
9.
朱家角位于上海西隅淀山湖之滨,是一个47平方公里的折扇形小镇,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被誉为上海的威尼斯,1991年由市政府命名为文化古镇。朱家角在宋元时期已形成集市,明万历年间正式建镇,名为珠街阁,又名珠溪。清嘉靖年间,以珠里为镇名,俗称角里。《珠里小志》述:“今珠里为青溪一隅,烟火千家……其街衢绵亘,商贩交通,水木清华,文儒辈出……过是里者,群羡让耕让畔之凤犹古,而比户弦歌不辍也。”至清末民初,朱镇米业鼎盛,工业、手工业、金融业、商业、娱乐业百业俱兴,新式邮运自然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大清崇德三年军律"原始文本和相关史料,对该军律发布的时间、背景以及文本流传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兼及其与蒙古例、蒙古律书相关条目之间的关系。除"军律"最初的文本可信度无可厚非外,其余流布的各种文本皆不能作为法律文献来进行文本研究和引用,并认为满洲、蒙古、汉文三个语种的"军律"文本与蒙古文《理藩院律书》以及满洲、蒙古、汉文三个语种的《蒙古律例(书)》各自对应的相关条款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文本渊源和传承关系,仅在内容上比较相似而已。《理藩院律书》《蒙古律书》的相关条目,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军律",绝非是其蒙古文本的照录或者对满洲、汉文文本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