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学步 《声屏世界》2001,(12):45-45
前不久,姜昆“带着”戴志成随中央台的心连心艺术团来到青海,“在那遥远的地方”说相声。记得里面有个“段子”说,他和戴就像爷爷带着孙子,父亲带着小儿子似地来的(大意)。这个比喻很搞笑,观众一听就乐了:姜昆从戴的身上找了一个大便宜,戴志成被“快乐”地潮了一回。  相似文献   
2.
周新 《新闻世界》2008,(3):47-47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物价上涨,记忆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姜昆在说相声中的那一声:“听说副食品要涨价了。”  相似文献   
3.
刘杰 《新闻天地》2006,(10):42-45
姜昆和赵本山,一个是著名相声演员,一个是小品表演艺术家魁首,都是艺术圈的大腕。然而谁知,在19年前,当赵本山还是一个表演“二人转”的草根演员时,却是姜昆将“土”得掉渣的他“扒”去“尘灰”从“田埂”上发掘出来,令其尽显表演艺术天赋的“金子”本色,并从此大红大紫。赵本山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汉子,成名以后,一直对姜昆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并成为知交。从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  相似文献   
4.
齐欣 《中国德育》2014,(1):20-22
大家都知道,姜昆是个名人,在2012的“两会”上,他的提议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他又忙里忙外,东奔西走,我想知道,兼有多种身份的他,究竟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5.
品位     
【文题创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4月2日,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作客东方卫视《非常记忆》。针对曲艺界的现状,姜昆袁示,现在某些表演者的作品品位不高,令他深感忧虑。他指出。“不能老拿老百姓当挡箭牌”“我不是简单地反对俗文化,只是觉得不能满足于低俗、恶俗,应当追求更高的品住”。  相似文献   
6.
姜昆寻师     
史颖 《教育艺术》2005,(2):35-35
姜昆,作为北京电大的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母校45周年的生日庆典。  相似文献   
7.
黄伟 《新闻天地》2008,(2):22-24
著名笑星姜昆是闻名全国的明星,而他的女儿曾经也是一个很有名的童星。可姜昆并没有让女儿往演艺事业上发展,而是让她用心读书,还坚决地将她送到国外留学。  相似文献   
8.
《中外文化交流》2014,(7):18-19
中国曲艺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艺术,是中国百戏之母。曲艺包括什么?凭什么在中国土地留传日久?曲艺有着怎样的魅力?谁让曲艺随时代而进,伴生活而兴?曲艺怎样采集民族前行的情趣跃然说唱之中?请在中国相声大师姜昆《中国曲艺艺术魅力》讲座中笑听答案。姜昆在美国常青藤联盟之路的曲艺讲堂,正是一次走出去的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9.
10.
刘杰 《档案时空》2006,(11):28-30
没有当年姜昆对我的鼎力举荐,也许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他对我的这份知遇之恩,我会铭记一辈子!——赵本山[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