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文汇》2014,(5):10-10
3月5日,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二次会议召开,安徽工业大学学生通过手机微博、网络、电视等关注大会,聆听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教育、就业、经济、文化、民生等问题展开积极讨论,畅谈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2.
盯梢     
说来令人难以相信,我曾被人盯过梢,盯我梢的不是别人,正是我那不苟言笑的父亲大人。或许是性格过于内向的缘故,童年的我显得极不合群,干什么都喜欢独来独往。记得上初中时,学校离乌江镇不远,于是,我养成了形单影只逛小镇的习惯。我从冷冷清清的照相馆逛到咸味四溢的酱菜店,从酱菜店逛到座无虚席的小人书摊,再从小人书摊逛到全  相似文献   
3.
正3月5日,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二次会议召开,安徽工业大学学生通过手机微博、网络、电视等关注大会,聆听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教育、就业、经济、文化、民生等问题展开积极讨论,畅谈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管工学院2011级王强同学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希望各级政府能重拳治污,保护生态文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河北自学考试》2009,(6):64-64
学校简介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在华东地区、长江南岸的安徽省马鞍山市。学校创建于1958年,从马鞍山钢铁学院,到华东冶金学院,再到安徽工业大学,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几代人的创业,如今的安徽工业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高校。  相似文献   
5.
加快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为教学科研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和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情况,分析了Libsys2000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不断提升图书馆现代化水平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安徽教育》2010,(9):21-21
<正>本刊讯近日,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复赛圆满闭幕,安徽工业大学入围全国复赛阶段的2件作品全部脱颖而出进入争夺金银奖决赛,这是继该校在2008年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1银1铜后,所取得的又一历史突破。  相似文献   
7.
《安徽教育》2010,(2):14-14
<正>本刊讯日前,省财政厅发出通报,对2009年省直教科文财务部门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省教育厅财务处、安徽大学财务处、安徽医科大学财务处、安徽工业大学财务处、安徽财经大学财务处、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财务处、合肥师范学院财务处等7个单位财务机构荣获"优秀单位"光荣称号。省教育厅财务处孔繁希同志等34位财务人员荣获"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8.
根据教高[2009]9号和皖教秘高[2010]76号文件,为加快推进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以下简称"省数图")建设工作,报经省教育厅同意,于2010年11月22日下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区图书馆三楼会议室召开本项目专家组第一次会议。省高校图工委秘书处、省数图总馆及分中心负责人、安徽工业大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工》2014,(10):26-2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非在编职工已经成为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群体,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非在编职工在高校中又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绝大部分人员未能加入工会组织,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对学校的归宿感、认同感,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安徽工业大学工会针对此情况,大胆探索实践,在校内大力推进非在编职工同工同权同酬工作,有效地维护了非在编职工合法权益,其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千峰,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无机化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和南卡莱罗那大学研究助理教授,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洪堡研究学者。2007年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工作,现任安徽千和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997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59篇,论文被学术同行引用近1200&amp;nbsp;次。获发明专利19项(如一种用于镀锌板的彩涂无铬预处理液(专利号:ZL201110030318.0),镀锌板彩涂预处理及底漆涂覆相结合的无铬表面处理液(专利号:ZL201110030293.4)等)。曾获2012年度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启动重点项目支持。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百人计划”人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安徽省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归国侨眷先进个人。创办的安徽千和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选2013年度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办企业名单。继2010年获第三届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奖之后,主持承担的“家电及汽车用镀锌钢板表面耐指纹和自润滑涂层”项目于不久前获得了第五届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成果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