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一般认为元嘉北伐导致了北强南弱的形势 ,这个结论有些片面。本文分析了在宋魏对峙的政治 ,军事形势下 ,刘宋元嘉北伐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提出了元嘉北伐的失败是加强了而不是导致了南弱北强形势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范晔受到宋文帝的重用,原因有二:一是在刘义康刘湛朋党被清除后,宋文帝急需人才,而范晔与刘义康交恶,故在政治上可靠;二是范晔的生父范泰对宋文帝有恩。范晔虽然受到重用,但也种下了被杀的苦果。由于宋文帝性格猜忌,不信任大臣,所以在大臣制造不和,以范晔桀骜的性格,长期在此环境下,必然会有过激的行为,这是他被杀的主要背景。  相似文献   
3.
南朝刘宋政权的建立者刘裕凭借非凡的武略和胆识,在东晋末年纷乱的政局背景下,依靠其亲手重振的京口集团力量,通过一系列征伐活动积累了雄厚的政治资本,抢占了非常有利的政治地位,以致最后移鼎称尊、覆晋建宋,成就易代大业。随着刘宋政权的建立,京口集团的势力也发展到了顶峰。然而“月满则亏”,入宋以后,由于多种因素,京口集团的力量开始遭到削弱,该集团政治地位逐渐衰落。直到南朝齐梁之际,京口集团最终走到了历史尽头,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4.
三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晚年的梁武帝与梁後期政治 南朝宋、齐二朝,宫廷内政治斗争残酷而惨烈,宋之武帝、文帝,齐之高帝、武帝,史称英明之主,然嗣主多残暴之君。如宋文帝之子元凶刘劭弑父,为恶不悛,武陵王刘骏起兵,废杀刘劭自立,是为孝武帝。刘骏死後,其子刘子业凶暴逾于常人,为刘或所废,即明帝。明帝猜忌宗室,大行诛杀,《南史·後废帝纪》说:“孝武帝二十八子,明帝杀其十六,馀皆帝(後废帝刘昱)杀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6.
南朝宋齐皇帝为巩固皇权,预设一些重要异姓武将存在谋反等重罪,而迅速捕杀之.屠杀之后,方开出谋反证据,以证明其惩治的合理性.是为南朝宋齐皇帝的“预制重罪”政策.“预制重罪”政策的首创者为南朝刘宋文帝,其重要表现是诛杀名将檀道济父子及道济手下勇将薜彤、高进之等人.刘宋以后继立的皇帝继承了这项政策.南齐建立后,齐武帝延续了刘宋皇帝惩治武将的“预制重罪”政策,其重要表现是处死名将垣崇祖、张敬儿,南齐此后的皇帝继续执行这种政策.南朝宋齐皇帝以“预制重罪”的政策屠杀拥有实力的武将,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君弱臣强的态势,但“预制重罪”一方面削弱了刘宋、南齐对抗北魏的实力,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破坏了统治集团的凝聚力,加速了本朝的灭亡.梁武帝开国之后,放弃了这一错误政策,从而在与北魏作战中获得两次前所未有的大胜.  相似文献   
7.
好个谢灵运     
南北朝时期有个善于爬山的文学家,叫谢灵运。他登山时常穿一双木制的钉鞋,上山时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时取掉后掌的齿钉,于是,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这就是著名的 "谢公屐"。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曾有这样的诗句:"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灵运 385 年出生于始宁东山(今上虞市上浦乡东山),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华书局1956年版《资治通鉴》为底本,参考中华书局版《宋书》、《南齐书》、《南史》等典籍,对《资治通鉴》及胡三省注中的3处行文,进行考订辨析.学力所限,恐有不当之处,肯请方家、同仁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9.
才高八斗     
南北朝时期,在江南有一位大诗人,叫做谢灵运。他游历了许多山水名胜,把看到的景物写进了诗里,刻画得栩栩如生,受到文人雅士们的喜爱。他的诗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12,(31):11
正悦读提示:"你一个月能拿多少薪水?""你月薪多少呀?"月薪,即以月为单位结算的工资。月薪制是现在非常普遍的一种工资结算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