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05年,蒙古杰出首领铁木真以西夏收纳蒙古仇人为借口,发动了对西夏的第一次进攻。《元史》卷1《太祖纪》载:“岁乙丑,帝征西夏,拔力吉里寨,经落思城,大掠人民及其橐驼而还。”从此,拉开了蒙元帝国吞并西夏王朝的序幕。经过长达22年的征讨,1227年,蒙古大军第六次出征西夏。这次出征,给内忧外患交加的西夏王朝致命一击,西夏作为一个独立的封建王朝从此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按照封建社会的修史惯例,亡国之史,由一统天下后的王朝来编写,以利于统治者从失败者的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从理论上讲,蒙元时期是编著西夏…  相似文献   
2.
清朝是由少数民族满族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44年清军入关建都北京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一百九十余年的书和档案立法活动,基本上是我国封建主义档案管理活动的延续,主要继承了唐以来特别是明朝制定的档案法规。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由于西方列强相继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方面顽强地保留了档案法制建设方面优秀的民族遗产;另一方面,也开始吸收资本主义国家在档案管理、保护诸方面先进的制度,实行一定程度的改良。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章大国、文章古国,作文考试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最早的作文考试可以追溯到隋以后的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其中,又以唐、宋为盛,其时主要考试诗赋,这大大促成了唐宋诗词、歌赋极度繁荣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刘燕 《寻根》2008,(5):107-107
我国古代有“赐姓”制度,就是皇帝通过圣旨(或诏书)的方式,郑重地将某个姓氏赏赐给某个臣下。“赐姓”作为一种至上的精神奖励,在加强封建王朝的君臣凝聚力方面起的作用有时远远大过物质赏赐。皇帝赐姓多是因为臣下政绩昭著,  相似文献   
5.
司谏是封建王朝监察部门御史台中的官员。欧阳修致函的这位姓高的司谏,名叫“若讷”。这名字无论取自他的父祖,或是后来他自己改的;无论出自庭训或自箴,倒真能反映他的性格——装聋作哑,明哲保身。让这样的人当言官,真所谓历史的误会啊!这样的人,又怎么与文名赫赫的欧阳学士产生了纠葛呢?读了这封信,我才明白,他们之间发生的,真是颇具戏剧性的性格冲突。  相似文献   
6.
冯健郁 《收藏》2001,(11):45-45
辛亥革命的成功,宣告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彻底覆灭。笔者收藏的几件民国初年的瓷器,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人们摇旗呐喊、奔走相告的情景以及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重要史实,堪为历史的侧影。  相似文献   
7.
徐汇观书记     
明末清初时候,天注教传入中国。当时来华的天主教耶苏会士中有学问的人很多,我国的封建王朝和上层知识份子都很看重他们。不过到了雍正年间,天主教同喇嘛教发生了十分严重的争执;皇帝是奉喇嘛教的,于是就下令驱逐耶苏会士,天主教受了很大的挫折。当年耶苏会士藏书的地方在北京宣武门外南堂,原来南堂的藏书今有一部份仍存西什库大堂——亦称北堂,与上海徐家匯大书房的藏书南北相辉映。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以后,天主教会重来中国。这一次他们并没再回北京,却把注意力放在新开辟的商埠——上海。百余年来在徐家汇镇培植  相似文献   
8.
万里 《成才之路》2010,(28):I0005-I0005
教师这一职业,在我国历史上是有着崇高地位的。封建社会时期,老百姓家里多挂有中堂,上面写的是"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解体,君主不再存在,这五个大字就改为"天地国亲师"了。  相似文献   
9.
清朝是以满族贵族为统治阶级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贵族取得政权以后,曾以满文作为国语国文加以推广和运用.因此,满文在清代近三百年期间,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仅以清代满文档案而言,其数量和内容是十分浩繁和丰富的,涉及政治、经济、职官、军事、调迁、屯垦、御外平内、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奉行重刑主义,在执行死刑时,无不以增加犯人死亡时的痛苦为能事,但为了掩盖其暴虐的本性,却号称是执行“天罚”,实行“秋冬行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