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视点     
《中国档案》2006,(5):4-5
“大有作为 大有希望”;最值得去的地方;小岗村的新起点;非国有档案;考核评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云杉 《学习之友》2010,(6):41-41
被誉为农民克弟贴心人的凤阳小岗村书记沈浩,办公桌上常年放着一张女儿的照片,背面是女儿稚嫩的一行字:爸爸我爱你,你别做贪官。这是六年前沈浩离开省城到小岗村时,10岁的女儿写给他的临别赠言。大白话一句,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3.
作为专题片《浩气永存小岗村》的主创者,笔者从主题确定、拍摄手法、创作方式等方面谈了自己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4.
《南昌教育》2006,(12):30-31
2006年12月2日清晨,在安徽省风阳县城通往“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的路上。一群安徽科技学院的大学生们正奋力骑着自行车。他们不是去周末郊游,而是去探望他们的3位同学:王中华、苗娟和周盘龙。他们3个现在已经是小岗村的正式村民,在那里经营着自己的蘑菇产业。而此时,坐落在小岗村西头新建起来的稻草棚子里,王中华和两个女同学苗娟、周盘龙以及几个村民正忙着采摘蘑菇。  相似文献   
5.
小岗村”包干到户”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历史现象。它发生的特定历史背景、做法的秘密与严肃、所蕴涵内容的丰富与意义的深远,都极有挖掘价值。仅从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群众路线、屡屡出现的左倾路线、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提出点历史借鉴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现场”。已是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个手段,也成为当下中学历史教师的一个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7.
杨碧雪 《教师》2015,(2):72
十几年来,在湖南省隆回县(以下简称"我县")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县老师的不断努力下,我县教育在全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探索的脚步一直踌躇不前,隆回教育为一个重大问题而忧虑——那就是备受诟病、却又广为沿袭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模式的主导,我县的教育质量一直未能实现大的跨越。我们去过全国各地取经学习,重点学习了山东杜郎口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陈续 《职业技术》2007,(5):63-63
初冬时节,位于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树叶斑驳,越冬作物刚刚给岗岗洼洼涂抹上一层淡绿,愈发衬托出村头那一排排用稻草装裹着种菇大棚的高大和醒目——在这30多个大棚中,有9个大棚的主人是在校大学生王中华、苗娟、周盘龙,用小岗村村民的话说:“这些学生娃把户口迁到村上,一板一眼地种蘑菇,不简单!”  相似文献   
9.
时政     
政府信息应走在传言前面;别让小岗村沦为光鲜的形象工程;“选择性公开”会引发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0.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为序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本文对1978—2018年《人民日报》上487篇关于小岗村的报道进行分析,并将这些报道分为三个时间段,发现,第一时间段媒介形象呈现是将小岗村视为农村改革的典型,第二阶段由小岗村的第一书记沈浩来表征小岗村的形象,第三阶段再次用农村改革的典型来呈现小岗村的媒介形象,媒介形象呈现呈回归性报道趋势。通过对487篇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试图来探究国家政策如何影响和引导新闻媒体报道,不同新闻文体之间又是如何借用小岗村的形象来证明什么是政治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