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旅闻天下     
《大观周刊》2006,(40):97-97
航协停发纸质机票,中国公民随团出境游目的地新增5国,新疆推出冬季旅游经典线路和热点冰雪旅游区,巴丹吉林沙漠被确定为中国沙漠探险旅游地,澳门第三季度旅游物价有所下跌,昆明市导游协会对14名会员给予通告表扬,禄劝轿子雪山客运索道开放。[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内蒙古的最西边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它的面积是27万平方公里,而沙漠却占到三分之一,达9万平方公里。举世闻名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就横亘其中。它就是神奇的阿拉善。  相似文献   
3.
地理学的精髓在于发现,而许多发现都靠野外工作。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王乃昂教授认为。地理学工作者的训练就是实地考察的训练,地理学与诸多学科所不同的,就是明显地依赖于野外的观测、探测、试验所获得的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为此,他长期坚持野外考察工作,在西秦岭、祁连山、巴丹吉林沙漠和毛乌素沙地,都留下了他不辞艰辛、长途跋涉的足迹。  相似文献   
4.
王禄明 《档案》2008,(3):42-44
甘肃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东、西、北三面连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全县面积1.6万平方公里,其中沙化土地1.5万平方公里、绿洲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历史上的民勤曾经是水草丰美、可耕可渔的湖滨绿洲。但是,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民勤生态状况不断恶化。森林植被减少,生态体系断裂,风沙灾害严重,荒漠化面积超过94%,年平均风沙日数达139天,沙尘暴天数达37天,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中心和起源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亿年古海升腾的浩瀚造就了阿拉善右旗的广袤神奇,万年岩画史诗的壮丽造就了阿拉善右旗的远古文明。辽阔古朴、人杰地灵的阿拉善右旗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创造了历史的文明。在这毫无雕饰的旷野上,遍布世界奇观异景。在这博大雄浑的天地间,蕴藏着灿若群星的历史故事,记述着大自然嬗变的沧海桑田,汇集着鲜为人知的神秘境地。  相似文献   
6.
杨小雪 《华夏星火》2020,(1):102-105
甘肃省民勤县位于腾格里大沙漠西端,北接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西南连祁连山,从地图上看,民勤像一根楔子,插进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中间,阻挡着两大沙漠“握手”。民勤曾靠着从祁连山流下的石羊河的滋润,水草丰美、物产富饶。然而,到了近现代,由于气候变化、上下游无节制用水,再加之西、北、东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民勤的荒漠化面积已占土地面积的89.7%,荒漠边缘以每年3至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渐渐地,民勤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内陆荒漠区,也因此成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一大策源地,风沙随时都有可能埋葬这儿最后的绿洲和农田。  相似文献   
7.
骆驼的故事     
"叮当!叮当!叮当!……"在层峦叠嶂、婉丽绵长的巴丹吉林沙漠上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驼铃声。一只只骆驼,在大漠的孤烟中  相似文献   
8.
经过27个小时列车的奔驰,3个多小时汽车的颠簸,通过戒备森严的边城哨卡,6月12日,我终于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东风航天城,开始了对神舟九号飞船发射这一全国性重大新闻事件的全媒体报道探索。此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荆楚网三家子媒联合出击,在统一规划下分工合作,合理安排采访写稿时间,合理安排人员调配和版面设计,充分使用全媒体报道手段,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团队作战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本文就采访过程,特别是进行全媒体报道所做的尝试,以及集团三家子媒创新的合作方式进行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陈招辉 《军事记者》2009,(12):58-58
年初以来,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兰空航空某训练基地.不仅先后在军地各级报刊发稿30余篇,还实现了在《解放军报》上刊稿“零的突破”。报道工作为何一下子“鲤鱼翻身”?官兵们都说,这与该基地政委周俊强对报道工作的全力支持分不开。  相似文献   
10.
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隐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神舟"号飞船腾飞的地方—蜚声中外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号称"中国航天第一港"。笔者是一名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退伍的老兵,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服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