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5791篇
科学研究   19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8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92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西部边疆民族师专大学英语教学的落后状况 ,并针对这种落后状况 ,提出若干改进西部边疆民族师专大学英语教学的意见 ,以期引起各级教育部门和大学英语教师同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3.
网络高度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的发达和难于控制,给民族师专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应面对这一新的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了师范专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根据基础教育的需要作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文科与理科女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文理科女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元认知能力及其发展水平不同.针对这一差异,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注重人文关怀,注重运动实践与体育文化知识融合,改革成绩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6.
郑茂刚教授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9,(4):F0002-F0002
郑茂刚,汉族,重庆江津人,1965年10月生于贵州黄平,曾毕业于黄平松洞小学、红梅小学、旧州中学、黔东南民族师专、贵州教育学院,后获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政治学专业研究生学历。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于华东师范大学进修本科、1994年9月至1995年7月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1998年9月至1999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作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设《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该课程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株洲师专公共体育选项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86.4%的学生接受了新的体育选项课教学形式,认为这种教学形式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一、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纵向综合与应用、理解能力的考查 1.考题体现出由横向综合向纵向综合发展的特点。2002年高考文综题涉及历史学科知识的试题均是以纵向综合的形式出现的。如15-18题(考查唐朝至清朝再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贸易问题)、21-22题(两次世界大战问题)、23-26题(三次科技革命问题)、37题(关于旅顺、大连问题的由来、演变过程)、39题(《清明上河图》题关于“东京城商业由盛到衰的过程及原因”)、40题(西汉和唐朝保护“丝绸之路”的问题)等。从中可以看出,对知识点问纵向关系的考查将成为命题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师专应用写作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急待探讨的问题。从适应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紧密结合师专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设置应用写作课教学内容应坚持的原则,拟出了具体教学内容的章、节草案,并对草案中各章、节的设置理由及在教学活动中的处理方法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