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想知道在大学里什么东西最容易被偷吗?网络热传一则题为《大学最容易被偷的十种东西》的帖子,帖子里总结了在大学里最容易被偷的10种东西,包括:被子、洗发水、书、钱包、饭卡、手机、电子辞典、自行车、足球等。除了上述10种东西,有人笑言容易被偷的还有卫生纸。大学里容易丢的东西还真是五花八  相似文献   
2.
每次写了文章,我都会去秋千网发表。这不,刚刚就完成了一篇。亲爱的秋千网,我来了!习惯性地来到论坛,我看到了一个醒目的帖子标题——我的积分莫名其妙地全没了。回帖众说纷纭,最后一条回复说:会不会是‘秋千网'破了个洞?积分全  相似文献   
3.
前面做了一期有关"少电"论坛上手指南的内容,作为最忠实的淀粉,你可别告诉我,还没有叩开过"少电"论坛的大门!论坛可是和聊天、游戏并列为网络领域的三大奇葩啊!快快乐乐地玩转论坛(可不是被玩转),也是网络时代人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漫游在论坛海量的信息中,欣赏自己喜欢的资讯和三五好友唠唠家常,也算是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偷得半日清闲吧。羡慕别人空间或者帖子里的美图吗?红花还要绿叶配,精彩的帖子当然少不了好图的衬托。将其他网站的文章转帖到自己常去的论坛或者个人空间时,对图文混合的文章,怎么把图片也贴进来呢,让别人不再看到"红×"或"此图片仅为×××内部交流",且看我教你几招。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许多电子媒介社区、论坛、BBS等上都开辟了发帖子的栏目,而这些栏目则发展了网络帖子文学。网络帖子文学由于电子第二媒介的独特性而具有自身的特点:声像化、互动化、链接化、民主化、复调性、原生态和娱乐化等。网络帖子文学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心理宣泄、促进民主和视听娱乐等功能。随着超媒体的发展,网络帖子文学将成为文化球域化的重镇,从而走向真正的"全球文学"。  相似文献   
5.
教育需要走进学生心中,但是对于青少年学生,有时单纯的观察、谈话无法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这时候,我们不妨换个方式,到一些孩子们可以倾吐心声的地方去走上一圈,或许你会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下面这些地方,你平时去过吗?学校贴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学校的贴吧,发现这里还真热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0,(16)
嘦你不回我的帖,我下次就把你帖子干掉——让它浮起来又沉下去,浮起来又沉下去。解释:读法:读jiào,很容易读的——把只和要两个字快速  相似文献   
7.
Google+发布于2011年6月底,现在几乎是一个Facebook的克隆,也有一些奇特的小功能,然而,在它可以具备竞争资格之前还有一段很艰巨的路要走。但是,Google有足够的财力和足够的动机来走这段路,他们的Google+服务推出得很缓慢,需要邀请才能加入,这无疑为加入Google+增添了一点纪念意义。而且,Google有十几种方式来整合Google+和Google其他的应用、广告、服务和硬件,不论是为了客户还是为了商业。社交网络有两个显著的制约:一个是你的朋友或同事所在的地方,一个是要有合适的在线交互的时间。MySpace和AOL  相似文献   
8.
我决定开辟一个全新的亲子沟通渠道——家庭"BBS",即一个硬皮笔记本。全家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帖"、"跟帖"。我在"BBS"上发表了第一个帖子,起因是九岁的女儿亲自择菜、洗菜、炒菜,我焖上米饭就清闲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想到要表扬一下女儿。亲爱的小米:你炒的小油菜又香又脆,很好吃,你真能干。爸爸妈妈觉得有你实在太幸福了!  相似文献   
9.
我们不需要衣服,不需要金钱,不需要义工,不需要关注……请给我们一份温暖的漠视吧,或许这样能让我们更健康成长。近日,一则帖子在网上传播开来。帖子中的我们是西藏拉萨市攀德达杰职业技术学校,这所由爱心人士创办的福利学校,在开办6年后的今天,竟因四面八方的爱心捐赠而不堪重负甚至痛苦万分。  相似文献   
10.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孩子总是和嘴馋联系在一起。除了特定的一些食物,不能吃零食,甚至连一般的正常饮食都不能吃,这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很痛苦的!但感觉更痛苦的其实并不是懵懂的孩子,而是他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的孩子是一群特殊的宝宝,他们是苯丙酮尿症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