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6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建幕府生涯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是中唐时期著名的乐府诗人。在其入仕之前有一段为期十余年的幕府从军生涯。本文主要以文史互见的方法 ,考证了贞元末至元和初王建漂泊不定的幕府从军生活。正因为有这么一段经历 ,使王建能更多地接触下层士兵和人民。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诗歌。  相似文献   
2.
安史之乱后,强藩割据成为中晚唐最大的痼疾,而中晚唐的文人对于藩镇问题却态度不一,这其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而在科举过程中的不同际遇是造成中晚唐文人对藩镇态度分野的重要原因。科举是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但每年科举之后文人就会被分为及第与落第两个群体,以此而入朝为官的必然会支持朝廷,而屡考不中的难免会失望,心生怨恨,敌视朝廷,这也就造就了文人对藩镇的不同态度。探讨文人对藩镇的态度有利于更细致、更深入地了解唐代的藩镇问题。  相似文献   
3.
日本历史上,有过三个人被尊称为"军神",一个是战国时期的名将上杉谦信,一个是二战时期侵略我中华的战犯乃木希典。还有一个,也是最为特别的一个,就是日本南北朝时期的武将——楠木正成。楠木正成出生在日本河内的金刚山,传说妈妈在怀他的时候,曾经在佛堂里  相似文献   
4.
司马睿幕府继承了司马越府的传统,而又有所变异,南士与北士之间的比例,南士、北士各自的内部构成,以及军咨祭酒一职的地位,都较前府有很大的不同。睿府佐吏的地理分布与东晋初年高层政要的地理分布,有相合的部分,也有歧异的部分,其后隐伏的历史机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幕末、明治时代,日本已经开始侵略中国,各种各样的侵华思想不断问世,成为其侵略行动的战略指导和精神支柱。这时的侵华思想以大陆政策为核心和主线,以“神国”理念和民族优越论为特征,是封建扩张主义、殖民主义和民族狂妄主义的混合物,对后来日本大规模的侵华思想理论的泛滥和行动的推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渭自小便卓尔不群,纬武经文,然屡次科举失意,长期困于场屋,后无奈于嘉靖三十七年入胡宗宪幕下成为幕僚,成为他人生重要转折点。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诗文,大体分为代胡宗宪之作、写给胡宗宪之作、代世人的应酬之作、与文人互相唱和之作四类,这些诗文都表现出代笔不走形、秉笔表心声、文笔言公文、闲笔写性情的文人气质。  相似文献   
7.
霸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而特殊的机构和政治现象,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制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霸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出现,导致霸府频繁出现的原因有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的削弱;幕府机构和公府机构的高度膨胀;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轻外重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8.
清代,各地行政长官辟幕成风,使中国的幕府制度发展到顶峰。然而,在众多的清代幕府中.只有曾国藩的幕府极其繁盛,不仅幕府人物创造了记录,达到近500名之多;而且幕府机构齐全,职能广泛。  相似文献   
9.
三十六体的形成有其复杂的时代背景。唐代科举的试策、试诗赋、试判客观上促进了骈文的发展;而晚唐时期随着科举的日益腐败加之幕府的特殊地位,使许多文人走进幕府,专司骈体章奏,章奏之学大兴;同时由于晚唐党争激烈,许多文士深受其苦,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则委婉隐曲、用典使事,不敢直言。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的生活经历与科举、幕府和党争密切相关,因此,三十六体的形成也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有清一代幕府盛行,对社会各个方面影响深远,它既是一种政治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于清代幕府的研究,海内外学者颇为关注,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清代幕府即进入了学者的研究视野.截止目前,对清代幕府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起步阶段(1930-1978年)和发展阶段(1979-现今),每个阶段都体现出不同的研究特征.对清代幕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