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寅  唐小艳 《湖南档案》2002,(11):41-42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建都应天,国号明。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明朝共历16帝,统治277年。但其中建帝和嘉靖帝在两次宫廷政变中,均以失败告终,故明代不予承认,历代帝王像中没有他俩的画像。  相似文献   
2.
海滨黄庄     
海淀黄庄是一块风水宝地,位于中关村的中心地带.是中关村科技园的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市海淀区发展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明代初年.今海淀镇一带是一片水汪汪的世界,颇似江角水乡。水所聚曰淀,平地出泉涌,水源甚丰。北称北海淀,南称南海淀。在南海淀偏南又偏东的地方,有一片露出水面的荒凉地带.长满了蒿子和茅草。经过军士的开  相似文献   
3.
自洪武四年(1371)开科取士后,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所取多后生少年”,于是便“令有司察举贤才,而罢科举不用。”一直到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才举行了停罢后的首次会试,取中进士472名。但由于本科榜眼练子宁及进士黄子澄等在靖难之役中坚决站在建文帝一方,所以当明成祖朱棣从建文帝手中夺取帝位后,不但将练子宁、黄子澄等削籍置法,而且还下令毁坏了本科进士题名碑,从而造成《进士题名碑录》中许多进士缺名。朱保炯、谢沛霖先生在编纂《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时,  相似文献   
4.
牛创平 《文化交流》2008,(10):79-81
明景帝在于谦等大臣的辅佐下,获得了北京保卫战的巨大胜利后,将太上皇英宗迎回来,安置并囚禁于南宫,并采取各项措施,使得比他只大一岁的太上皇不得与外界有任何联系,以防止其复辟。与此同时,他产生了将自己的儿子立为皇太子的念头,因为在他的前面,已经有过明成祖朱棣推翻建文帝后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之事。为了实施这一意图,他进行了一系列工作,不择手段,乃至动用武力,贿  相似文献   
5.
西山一带自明朝中叶便传闻有安葬建文帝朱允炆的所谓“天下大师墓”一说,如《长安客话》中曾引用了明代学者王在晋的观点:“建文墓在西山。闻嘉靖十五年九月,圣驾尝幸此。”又如,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景泰陵)又北二里,一丘一碑,碑曰天下大师之墓。仁和郎瑛曰:建文君墓也。通纪称建文自滇还京,迎入南内,号曰老佛,卒葬西山。”再如,杨士聪在《玉堂荟记》中写道:“建文帝葬处,距景帝陵不远,石碑题曰:‘天下大法师之墓’。”其后诸多北京志书中也沿袭此说,似乎是言之凿凿、铸成铁案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6.
张群 《寻根》2002,(6):43-45
1402年,明首都应天(今南京)城内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冤杀事件。这一年,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篡夺了侄子建帝朱允炆的皇位。朱棣命令建帝遗臣方孝孺草拟即位诏书时,遭到了拒绝和痛骂。朱棣恼羞成怒,下令灭方氏九族。为泄私恨,又将方孝孺的朋友、门生另凑成一族磔于市。圣旨颁布之后7天方行刑完毕,共杀戮873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株连之最。方孝孺老家浙江宁海溪上方村被生生从地球上抹去!  相似文献   
7.
杨林 《寻根》2003,(2):134-141
十多年前在社科院学习明史时,明初建文帝朱允逊国的一段历史,每每让我唏嘘不已。作为明史上著名悬案的建文帝出亡疑踪,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传说中,建文帝隐身的地方很多,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浙江、广东、广西,南方许多省份都发现过这位皇帝出亡的民间记载,多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讲明史的商传先生特别提到,目前普遍重视的一种说法是:当年建文帝隐匿于苏州吴县的穹窿山皇驾庵中,死后就葬在皇驾庵后的山坡上。一穹窿山绵延光福、藏书、胥口三镇,主峰笠帽峰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素有“吴中第一峰”之称。这里是苏州…  相似文献   
8.
建文帝即位后施行削藩政策,激起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终以失败退出历史舞台。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建文帝的八个不足:性格的宽厚仁慈,过重的文人气息,竞争对手的强大,能臣悍将的匮乏,用人方针的不当,削藩策略的失误,征讨方式的缺陷,宦官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了他侄儿建文帝的江山,建文帝生死不明。许多资料则证明,建文帝当时还活着,为了寻找建文帝和防范建文帝东山再起,朱棣不惜劳师动众兴建武当山。建文帝疑案成为朱棣兴建武当的一个重要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10.
建文潜滇考     
建文潜滇,正史未载,而稗官野史、志乘传说,纷纭眯目,致使真伪难辨。今幸得李浩等人所著述,记载确凿,合情合理,有如拨雾见天,遂引以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