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俞欣 《老年教育》2006,(3):16-17
日本内部帮派矛盾引杀机 1916年4月,张作霖当上了奉天督军,掌握着奉天省的军政大权。这时,日本统治集团的军政两界,对张作霖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的电视剧和电影中,日本人的角色有很多都是凶残的军人形象,初到中国那几年,我因种种原因,所出演的角色也以此类居多。与很多人想的不同,我对这些角色并没有特别反感和抵触,反而都在尽心尽力地演出,想尽我所能让中国观众对日本人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就算只改变一两个人的看法也好。在我参演过的剧目中,有几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曾活跃着一位广东籍翰林——梁士诒。他科举起家,书生从政,无书不观,热心兵事,娴于经济,几落几起,官至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当时政坛主要人物袁世凯、孙中山、徐世昌、张作霖、段祺瑞乃至蒋介石,均对其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4.
柯云  丽阳 《档案时空》2013,(3):37-41
少帅张学良处死杨宇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少帅年轻气盛,一时的冲动所致;一种说法与他的军旅夫人谷瑞玉有着密切关系。原来那是一段鲜为人知的秘闻。美女帅哥,一见钟情1922年初春,北国江城,虽然被无情的北风搅得大雪纷飞,遍地皆白,但悄然而来的春色早已染绿了古城。3月下旬的一天傍晚,"荟芳游廊"灯火辉煌,舞池里红男绿女相互簇拥着各自  相似文献   
5.
张作霖与苏俄入侵外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1年白俄恩琴、苏俄当局先后侵入外蒙古地区,张作霖身负守土之责,却坐视不顾,专注于国内内战战场,致使当时的北洋政府失去收复外蒙良机。北洋军阀置国家疆土于不顾而忙于内争是最终导致外蒙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刘多荃,字芳波,东北凤城人。保定军校毕业后,到张作霖的奉军任职。1925年任张学良卫队副队长。由于刘多荃忠实可靠、有勇有谋.张学良卫队扩编成卫队旅后.刘多荃任卫队旅第一团团长。  相似文献   
7.
蓝蓝 《湖北档案》2011,(6):46-47
1924年9月下旬的一天,落日西垂。奉天(今沈阳)小东门附近一家回族人开的面馆里,忽然来了一位十分阔绰的商人。当时正是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平日繁华热闹的小东门显得格外萧条冷清。来面馆的这位特殊客人,操着一口天津口音,店主不免生疑。奉天人都知道.9月21日,张作霖亲自去山海关督战后,京奉铁路上几乎全是运输军械的货车,客车...  相似文献   
8.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一步一步地由封建社会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东北地区从1894年到1911年,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和甲辰日俄战争的摧残,经济上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活越来越困苦。辛亥革命爆发前,奉天地区又  相似文献   
9.
风里的背影     
<正>风里喜欢锻炼。上次到天目湖讲课,风里招呼几个领教工坊的组员一大早一起去跑步,刚开始大家还跟得上,过了一会儿,都说已经找不到风里老师了。竹海茫茫、云雾缭绕,"风里老师的背影消失在‘风里’了"。虽是一句俏皮话,我却隐隐觉得这是一个对风里的个性特征、学术风格和职业选择颇有深意的比喻。当代中国,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这些离日常生活比较近的专业里下过一番苦功夫的人,都面临一个非常两难的选择—是留在体制里,玩不食人间烟火的学术游戏,还是一头扎进滚滚红尘,  相似文献   
10.
秦燕春 《中国文化》2008,(1):104-108
所谓“近代四公子”究为谁人,纷争落在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满清宗室红豆馆主溥侗、张謇之子张孝若、卢永祥之子卢小嘉四中择二的歧异上,但另有两位的入选,始终不可撼动,这就是“中州更有双词客,粉墨登场号二云”:袁世凯之子袁克文(1890—1931,号寒云主人)和张镇芳主子张伯驹(1898—1982,号丛碧主人、冻云楼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