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晓章 《北京档案》2005,(8):10-13
久居北京的人都知道,从京城的东四牌楼往北有条街叫“张自忠路”。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军衔最高级将领。在那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以伤亡3500万人、损失近5000亿美元的代价,拖住了日本军队近70%的兵力,为取得二战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自忠戒烟     
《湖北档案》2007,(4):44-44
李宗仁禁烟禁到了张自忠头上,这件事在湖北老河口成为美谈: 1939年底,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刚迁到老河口不久,一天,司令长官李宗仁召集战区所辖集团军高级将领开会。  相似文献   
3.
正式以现代人物命名的街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只有三处,即西城区的佟辟阁路、赵登禹路,东城区的张自忠路。此三人.均为捐躯抗日疆场的将领。  相似文献   
4.
抗战八年,中国军队牺牲了两位集团军上将总司令:一位是1940年5月16日战死于枣宜会战的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另一位则是1944年5月21日血染秦家坡的国民党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  相似文献   
5.
《新闻世界》2008,(4):49-49
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虽然治军有方,但因他长期吸毒成癖,致使全军上行下效,严重影响战斗力。  相似文献   
6.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做出了重大牺牲,其中包括为国捐躯的两位集团军总司令,即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和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张自忠是第一位牺牲的集团军总司令,死后获得了极高的荣誉,成为抗战中的民族英雄。而由于种种原因,李家钰将军却一直不为普通民众所知晓。  相似文献   
7.
阿忆 《老年教育》2008,(11):11-13
今年的5月16日,是张自忠将军殉国68年的忌日。漫长的68年过去了,却很少有入探究过,到底是谁害死了张将军。答案似乎非常明确,当然是日本人!  相似文献   
8.
王凤刚 《兰台世界》2005,(10):62-63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取“精忠报国,竭尽微忱”之意),山东省临清市唐园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  相似文献   
9.
秋浦 《中国档案》2015,(3):76-77
抗战八年,最具血性的中国军人非张自忠将军莫属。时隔七十余年,捧读张自忠将军抗战文电,依然令人血脉偾张。捐弃前嫌血战临沂1938年3月,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进逼鲁南重镇临沂,临沂守将庞炳勋连电告急。张自忠奉命率第59军紧急赴援。张自忠与庞炳勋同是西北军出身的将领,性情却大相径庭。张自忠豪爽耿直,而庞炳勋却世故圆滑,素以避重就轻、保存实力著称。当年中原混战,庞炳勋曾夜袭张自忠师部,险些要了张的性  相似文献   
10.
对于张自忠在七七事变前后的对日态度问题,不仅在当时舆论界引起很大的误解,而且半个多世纪以来仍众说纷纭,毁誉不一。本文依据大量可信史料,对这期间存有分歧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