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就美学的观念,重点论及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电影艺术和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影评间的辩证关系。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电影观众的审美意向和美感享受的现实状况,从中论证电影评论对电影艺术和电影观众 在美学意义上的双重益助。  相似文献   
2.
陈蕴洁 《新读写》2011,(3):52-52
原来,中国跌跌撞撞的革命,摧残过如此无辜美好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山楂树之恋》犹如那红红的山楂热烈而酸楚,至纯、至爱是她的主题;独特、唯美是她的艺术精神。她带给我们的是一首初恋之歌,企图唤醒曾经散落在民间的,简单、真实、如诗一般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4.
阿陈 《世界文化》2004,(1):29-31
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钢琴家》上映后,赢得好莱坞及全球评论界和观众的认可,先后获得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搁大奖、法国电影恺撒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美国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导演,以及第7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波兰斯基从影以来,拍过包括中国观众熟悉的《苔丝》、《苦月亮》等在内的大大小小的作品27部,在国际影坛享有“罪恶大师”的盛名。他的影片大多涉及暴力、死亡和孤独,其中有不少是恐怖片和悬念片的经典,这源于他对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并与他经历中形成的独特世界观、人生观有关。童年磨难波兰斯基1933年8月8日出生于一个侨居巴黎的…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1920.9.3-1995.9.8)原名张烘.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1930年改名张爱玲.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1942年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也替德国人办的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中国的生活与服装"一类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影评已占据影评市场,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评论方式,促进了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网络影评的传播特征和文化内涵出发,通过深入分析和探究网络影评传播形态的变化,进一步阐明网络影评存在的社会文化价值,进而引导公众更好地参与到网络影评中,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促进网络影评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丰富公众的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为华人科学家,曾长期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生理所做研究工作,现在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学术颇有建树。本文虽是篇影评,但表达了一位海外学者的爱国之心,值得一阅。[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周海英 《东南传播》2011,(12):80-82
网络影评是电影批评在网络时代的新形式。作为一种新生的文化力量,它与传统影评比较在媒介载体,文本形态,创作主体,创作模式,传播方式,功能价值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网络影评与传统影评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双向的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9.
赵君 《海外英语》2014,(2):25-25,62
1997年.英国迎来一位年轻有为的新任首相托尼·布莱尔,迷人的戴安娜王妃同她的埃及新男友在巴黎参加社交活动,同时,冷静沉着、  相似文献   
10.
朱立元 《东方文化》2002,(5):119-120
2001年年底,从《南方周末》的“年末特刊”中读到过一位电影评委就贺岁片《大腕》所发表的谈话,当时顿感眼睛一亮。记得该评委一反在人学圈内颇为流行的“拒绝媚俗”的呼吁,大胆喊出“拒绝媚雅”的口号,顿有点惊世骇俗(请允许我还是用了流行的“俗”的用法)的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