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雪 《新闻采编》2006,(2):42-43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成功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均进行了宝贵的尝试,在表现形式上突出情节性、故事性、悬念感,在播报主持上偏重娱乐化成为一种新倾向。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趋势随着我国省级上星台和有线电视频道、数字电视频道的迅猛增加,中国的电视媒体已经进入一个拼收视率、拼影响力的白热化竞争时代。既然娱乐是观众的普遍消费需求,大量制作、播出娱乐性节目,甚至将电视新闻也用娱乐化的手段来制作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也是电视进入市场竞争的阶段性选择。在现今,不可否认,电视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界的宠儿,这…  相似文献   
2.
正背诵既是一种读书方法,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记忆,用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神态和感情来表达原文,复现原文。背诵课文的过程不仅仅是对课文语言内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听、读、思、记能力的训练过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文背诵呢?笔者试图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几篇课文为例,谈一谈提高背诵有效性的策略。一、角色体验法有些课文的情节性较强,这些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表演背诵。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登  相似文献   
3.
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这几十年的发展,尽管近年来中国的电视纪录片都有国际上大奖的认可,但还是逐渐被广大观众所疏远。一方面,轻松的娱乐性综艺节目和情节性电视剧夺取了大部分的观众眼球;另一方面,由于对收视率的重视,使得电视纪录片也面临着商业化利润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文体的课文主要分布在第二学段,且以传统的经典神话为主。笔者认为其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神话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其次,神话故事情节性强,是指导中段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了解事件梗概、复述作品大意"的适宜材料;最后,神话天马行空的想  相似文献   
5.
正新闻故事化,是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形式革新的重要手段,在受众需求的推动下,新闻故事化趋势扩展到新闻报道的各个领域。这种生动、细腻,以细节性、情节性见长的叙述方法一改以往报道的单调、僵化、枯燥乏味,使可读性大大提升,是新闻"三贴近"的具体体现。本文以两起救援报道为例,从新闻故事化引入救援事件报道切入,探讨救援事件报道中新闻故事化表现方式的运用带来的益处和弊端,如何更好地做好救援事件报道,供同行商榷。2007年2月28日,新疆吐鲁番发生列车受到大风影响倾覆事件,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极大关注,新华网在事件报道侧记中这样写到:  相似文献   
6.
明代戏曲习用道具有剧目,此类道具以随意拈来,偶然入戏为多,男女主人公为之魂牵梦萦,其实也只是移情作用,明代小说中的物品却常与主题思想丝丝相扣或互为表里,对人物塑造亦有内在规律可循,不容 层意义可求,本分析三言两拍中“珍珠衫”,“百宝箱”,“夜明珠”的象征性和情节性,并进而论证明代小说之佳作根植于深厚的市民生活的土壤,已视经商致富为成功标志,个人幸福为合理追求,其主角或长途贩运,或小本经营,或举案齐眉,或红杏出墙,都过着真实而丰富的感情生活,不落才子佳人的俗套。  相似文献   
7.
新闻制图是在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对图片进行的整合和编辑,它对新闻摄影来说有很多好处。首先,它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摄影记者没法及时到达新闻现场而漏掉图片的缺憾;其次,有些需要以形象的形式告诉受众的信息,但拍摄困难或不可能,代之以新闻制图:此外,通过制图的形式,表达编辑部或报社对  相似文献   
8.
张勇 《新闻前哨》2008,(10):69-70
受众心理学认为,受众对新闻都有着求异求奇的心理需求。这和他们在欣赏叙事性文艺作品时多喜欢情节性故事性(即戏剧性)强的作品的心理需求是一样的。为了迎合这种需求,有的媒体人也往往乐于追逐含奇含异、有着“戏剧性”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10.
《厉归真画虎》是一篇情节性强、颇具哲理的故事。学生容易读懂文本,但对故事的含义不易体会。教学中,教师先和学生一起理清文章脉络,再以一个中心问题为切入口,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用文中的语句说明“笼中之虎”与“山中之虎”的区别在哪里。在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和指导后,教师利用随堂的语句和知识点引发想象,将生成一批较有童趣的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