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针对安徽省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以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为指导,围绕"场域""惯习"两个主要概念,对高职院校的心理素质教育路径、工作网络进行分析,探索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子场域和新的锲入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运用布尔迪厄资本、场域、惯习理论,分析并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为何能流传几千年没有中断且历久弥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实践的结晶,在中国社会文化权力关系中拥有根本性地位,因而是一种文化资本。这种文化资本产生于固定的场域,也受到固定场域形成的惯习的形塑,并在相互作用中包容、内化其他文化,从而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黄慧 《美中教育评论》2005,2(10):26-27,32
本文试图用布迪厄理论来解释我国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上的问题。教育本可以单独列为一个场域,但是由于从初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场域中资本运作,权力方式发生了断裂性的变化,使得两个场域中个人的惯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力图呈现出这样的一种突变,并尝试性地将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分裂开成为两个场域来探讨突变形式的表现。在初等教育场域中,将考场和辅导班作为其特微;而在高等教育场域中,将实验室与图书馆作为其特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分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案例,因而从微观层面动态地研究英语课堂教学,构建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此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应用的能力,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6.
7.
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主选择实习单位模式为例,通过对学生访谈资料、实习总结等文本进行质性分析,并运用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3个方面:场域、惯习和资本作为分析框架,总结了高校学生实习状态的变迁。结论显示:大二学生在场域选择方面兼具时间、兴趣方面的规划;实习中学生获得了学习主动性、持续学习主观能动性、冷静处理问题能力等惯习;学生不仅获得专业内外新技能类的文化资本,同时还获得对于人生规划、生活等方面体验的隐性资本;大一时期对场域认知、获得的惯习、资本进一步影响大二场域选择以及新资本的获得。  相似文献   
8.
一、惯习的基本意义及相关范畴 惯习(habitus)是布迪厄学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他的代表作《实践理论纲要》一书中,他这么说道:“身体的惯习是被转化为躯体化永久配置的政治神话,是举止、言语、以及感受和思考的持续性方式,……这种肉体化的原则是超乎意识控制的,因而也是自发和有意转型所不可及的,甚至不可能是外显的……”布迪厄采用惯习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全民健身背景下国民如何形塑健康生活方式成为重要命题。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社会实践视角切入,搭建“实践场域—实践资本—实践惯习”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究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及其形塑机制。发现,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实践归因联结了学校教育、家庭资本、社会关系与身体价值之四重维度,并且权衡实践中的参与便利性、相对自主性以及较强目的性而形塑个体的发展认知,因此大学生在学校、家庭与社会场域的体育实践形成身体惯习,奠定学校体育传统、家庭体育资源、社会体育活动、自我身体构建的实践基础,进而揭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塑机制,即基于理性认知的体育实践,让运动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0.
体育暴力行为犹如一朵双生花,一方面,暴力美学赋予竞技体育释放、自由的征表与实质内涵,衍生成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肆意的暴力行为在无形中将竞技体育置于道德甚至法律审视的边缘。仅仅依托传统规范法学的视角,往往在体育暴力入刑化问题上进退两难,而内部救济的无力性以及民事救济的局限性又难以阻却当今竞技体育暴力的蔓延趋势。因此,借助社会学范畴的场域、惯习等概念来研究体育暴力行为,同时将刑法规范与体育竞赛规则的特点进行融合,赋予体育暴力另一番解读,为解决刑法介入体育暴力行为的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