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兰台世界》2007,(11S):《兰台世界》-1-1,42
这次省档案局和省发改委在阜新市召开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档案工作现场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与会同志参观了阜新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档案工作,阜新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阜新市档案局分别介绍了他们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档案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其他各市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结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都很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下面,我就如何做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档案工作讲两点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兰台世界》2008,(6):4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和国家档案局《关于抓紧做好机关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确保质量,如期完成省、市、县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表的编制工作。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要把局(馆)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重要会议和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上来。中央这次会议是在我国抗震救灾、经济社会发展和奥运会筹办工作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对做好全省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会议精神,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领导和省委领导讲话精神上来,统一中央和省委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  相似文献   
4.
高亢 《承德师专学报》1993,13(4):49-55,6
对清初满族最大词人纳兰成德的研究,现正逐步深入。他的诗词作品及理论、经史方面的成就以及生平事迹,已都有人作过较深入的研究。他的“觇梭龙”问题,自马乃骝同志提出西北说之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的说梭龙即内蒙古科尔沁,最近又有人提出梭龙在今内蒙古额尔济纳旗旗政府附近的索陇呼都克。可以说百家争鸣,蔚为大观。每个观点虽都有其独到的一面,但仍觉得不够尽善,有待更加完善。当然纳兰是个词人,研究纳兰,应当主要研究他的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但觇梭龙是他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这个问题不搞清,影响对他的诗词的理解。比如说,在纳兰的诗词里,除《唆龙与经岩叔夜话》一篇外,还有哪些篇是他觇梭龙时写的?觇梭龙对他的诗词都有哪些影响?所以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对理解纳兰诗词是大有裨益的。我愿对这个问题,再贡献一点浅见,以供纳兰成德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们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朱熹伦理学说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环节的分析(如从学李侗、 《近思录》编纂、鹅湖之会、《四书章句集注》完成等),阐发朱熹道德伦理学说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框架,即:朱熹道德伦理学说的出发点是解决求为圣贤与做圣贤难之间的矛盾;其道德伦理学说建构的起点是对“未发已发”问题的探索;其伦理学说的基本框架是:围绕“成德目标”(理想人格)对“成德工夫”作重点阐发,形成以解决本体论问题为前提、突出道德认知、致知与力行并重的道德伦理学说。  相似文献   
6.
2008年10月22日,省档案馆长孙成德、副馆长于在海在省档案馆会见了来访的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专门官森川博文先生一行。  相似文献   
7.
"知、情、意、行"四者的有机统一,是蔡元培的德育"成德"心理观。他认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四者缺一都不能构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8.
陈天清 《桥牌》2009,(7):34-34
6月7日,“国税杯”成德第九届桥牌联谊赛在德阳旌湖宾馆落下帷幕。来自成都、德阳的12支桥牌劲旅进行了6轮48副牌的角逐,最后,成都五队、德阳三队分获两组冠军。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对纳兰成德满洲贵公子等身份与家族世仇等情感的矛盾冲突,江南汉族知识分子友朋认同与鄙视悖论的分析,论证以多情敏感的诗人性格,造成成德无力破解,无可逃避的深刻的心灵困境。正是这种独特的心灵困境使诗人吟诵出独具特色的动人诗篇。  相似文献   
10.
纳兰成德是清朝满族著名的词作家,在其三百四十九首词作中,有一百三十三首使用了叠音词,可见叠音词对于纳兰成德词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