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纪昀与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档案》2008,(4):9-11
纪昀(1728—1805年),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谥文达,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纪昀出身望族,19岁考取乾隆十九年甲戌科进士,先后官编修、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但是,纪昀不是因官高闻名,而主要是由于他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一生致力于《四库全书总目》(又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撰。  相似文献   
2.
洪武十三年(1380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265年间户部尚书人数几何,学界至少有四种说法.产生分歧的原因一是对户部尚书实授与带衔未加区别,二是把皇帝的任命等同于在部管事的行为.其实,以洪武十三年为界,洪武十三年前12年间有30位户部尚书,洪武十三年后265年间有86位户部尚书.有明一代,在户部掌管部务的户部尚书...  相似文献   
3.
【伏猎侍郎】fúlièshìlánɡ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严挺之传》:"客次有《礼记》,萧炅读之曰:‘蒸尝伏猎。’炅早从官,无学术,不识‘伏腊’之意,误读之。挺之戏问,炅对如初。挺之白九龄曰:‘省中岂有伏猎侍郎?’"伏腊:古代伏祭与腊祭的合称,泛指节日。唐代户部侍郎萧炅在读《礼记》时,误将"伏腊"读为"伏  相似文献   
4.
"三更"是指夜晚十一点至一点,因此"三更"就是"半夜".那么,为什么把"三更"和"半夜"连用呢?这岂不是重复了吗?原来,"三更半夜"这个俗语有阴谋的含义在里面.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有三人都中了进士,状元是胡旦,省元(第三名)是赵昌言,同榜中还有一位叫董俨.三个人都做了官,胡旦任起草诏令的知制诰,赵昌言任工部侍郎,董俨任掌管财政收支的度支副使.赵昌言和时任掌管盐、铁、茶专卖和征税事宜的盐铁副使陈象舆关系很好,因此,虽然陈象舆不是赵昌言同年进士,但也加入了这个集团,结成了"科甲朋党",成为当朝一支重要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要政敌是当朝宰相赵普和太子元僖.  相似文献   
5.
唐式作为唐代律令格式体系中重要的法的存在形式,体现了唐中央政府在国家的行政管理、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安排等方面的细则性规定,是与唐令、唐格同样重要的国家立法。由于历史上唐式散逸严重,其系统性的法典依据难以考察,因此,唐式对日本式的立法影响也受到较多质疑。随着近年唐式资料的不断发掘和整理,使其间的比较成为可能。日本民部系统式与唐户部系统式内容相对应,在立法上存在着移植关系。从形式到内容,日本民部系统式中的民部式、主计式、主税式对唐户部系统式中的户部式、度支式、金部式、仓部式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对这一关系的进一步证明,将使学界重新评价唐式对日本式的影响作用,尤其对日本学界所持否定性结论具有扭转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高进 《图书馆杂志》2011,(10):113-114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五《别集类存目二》载:"《湘皋集》,三十三卷,明蒋冕撰。冕,字敬所,(按《明史》本传,冕字敬之,然编首王宗沐、黄佐、陈邦偁、吕调阳四序俱称敬所,同时之人,不应有误,疑明史乃刊本之讹),全州人,成化丁未进士,官至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谥文定,事迹具《明史》本传"[1]。《四库全书总目》所载"蒋冕字敬所"有  相似文献   
7.
唐后期的户部别贮钱,是数量可观的国家经费。满足京官月俸需要,仅是其筹建初衷,约占总数六分之一,其余则广泛用于军事、行政、宫廷、赈灾诸方面。从其支出部门,可归结为供官、供军、供内、济民四类;从支出账面。可归结为有名有数、有名无数和无名无数三类。其支用具有机动性强的特征,从而产生应急性和缺乏计划性的特点。作为国家储备资金的户部别贮钱,在政治上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转,军事上维护王朝安全和稳定,财政上缓解国家经费困难以及赈灾济民等,在唐王朝后期起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在担任礼部侍郎期问,开办了一个专讲理学的讲堂。京城中不管是满族权贵还是汉族官员,都慕名前去听课,其中就有李鸿章。曾国藩很是欣赏他,常对人说:“此人将来必成大器,是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9.
三司是度支、盐铁、户部三个财政部门的合称。从宋朝建立到宋真宗咸平六年,朝廷对三司做过几次调整。《玉海·宋朝三司使》记载:国初沿后唐制,并户部为三司使。凡  相似文献   
10.
新、旧《唐书》均无状元刘单的传记,其点滴事迹散见于他人的传记中。 关于他的最后职任,《旧书·杨炎传》曰:“元载自作相,尝选擢朝士有文学才望者一人,厚遇之,将以代己。初引礼部郎中刘单,单卒,引吏部侍郎薛邕。”这里说他去世前的职任为“礼部郎中”。而《新唐书·杨炎传》相应处文字为:“宰相元载与炎同郡,炎又元出也,故擢炎吏部侍郎、史馆修撰。载当国,阴择才可代己者,引以自近。初得礼部侍郎刘单,会卒,复取吏部侍郎薛邕。邕坐事贬,得炎,亲重无比。”这里则说刘单最后出任的是礼部侍郎。 究竟哪一种记载准确呢?《登科记考》卷九(P304)记载刘单为天宝二载状元,其名下注曰:“《元和姓纂》有礼部侍郎刘单,岐山人,当即此人。《旧书·杨炎传》:‘元载自作相,尝选擢朝士有文学才望者一人,厚遇之,将以代己。初引礼部郎中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