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献刖足     
  相似文献   
2.
1973年的一天,上海市第二中学的朱大可参加了在操场上举行的一场流氓犯宣判大会. 台上那个外校高年级男生,偷看了一本叫<少女之心>的淫秽手抄本,在这本坏书的影响下,开始追求自己的亲姐姐,想仿效书上的情节耍流氓.他的姐姐不从,哭着把他告到了派出所.这个男生被派出所抓去后打了一顿,又放了出来.但是他不仅不思悔改,反而迁怒到亲人,在姐姐肚子上捅了一刀.  相似文献   
3.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书籍装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璐 《编辑之友》2011,(3):90-91
一欧洲中世纪的历史,通常被认为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这一段时期。在长达近千年的欧洲封建社会里,基督教的影响具有统治性地位,成为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和人们精神生活的主宰,它决定着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浓厚的宗教性成为中世纪艺术的唯一主题。较之古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世纪的绘画雕刻由于受到教会的严格控制,出现了低落的态势。但有一个特殊的艺术形式却在这时一枝独秀,创造了独特  相似文献   
4.
手抄本     
正玩笑事●严重的恐高症害得我终身都无法低头捡到钱。○医院送来小明的病危通知书却忘了收快递费,全家人为此喜极而泣。●女青年减肥失败后投井自杀,竟被井口卡住最终得救。○青年小王因不慎看到室友身份证照片惨遭毒手,临死前仍死死遮住自己的身份证照片。●男子利用火车站大屏幕向女朋友告白,围观乘客无不感动然后发现错过火车。○女子被路人嘲笑平胸,一怒之下将其暴打后伪装成男性逃逸。●老李掉进村口桔井,在村民们的热心帮助下最终适应了井底生活。  相似文献   
5.
《教育》2008,(8):43-43
汪国真,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创作,曾经在九十年代掀起_股“汪国真热”。汪国真的诗首先在北京中学生中造成一定反响,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学生中流传,经由一位女教师将此信息告知身为某出版社编辑主任的丈夫,触发出版社的商业敏感,迅速与作者联系出版其作品。1990年5月汪国真的第—部诗集《年轻的潮》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6.
在西班牙占领本地之前,口头文学和图画文字是那哇特尔人表现、保留和传承其文化传统的有效工具.任何一篇文字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口述或者看图说话的方式来表达.这两种方式的表现力都远远地超过了言语本身,因为词语的"文本"在口头演出当中通过声音、手势、舞蹈、音乐、节奏、多彩的象形文字、特定的时空氛围而被"具体化"了.同样,书写的文本也因文字画、意符、音符以及颜色、形状、大小、位置、间隔关系、笔势以及图纹的双层影像等而被"具像化"了.尽管古抄本中的图画主要是被设计来"看"而不是(西方人观念中的)读的,很可能有与之相配的口述文本同时存在,它们从图像中生发而出,或者作为图本的补充存在.文章将涉及以下一些问题:第一,在前西班牙时代.人们是如何来"阅读"、也就是符号性地解释一个图画文本的?第二,图形比喻怎样触发口头表演?第三,口头演出如何"扎根"于图画?第四,言语的独白或对话在看图说话时如何得以运用或被参照?全部分析以那哇特尔(nahuatl)印地安人的手抄本和由西班牙人及其印地安助手们(根据当地土著的口述)所搜集和记录下的那哇特语文献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感谢书籍     
我生来爱看书,却生不逢时,在动乱年代来到人世.我的故乡在大山沟里,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加上我的父母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所以,我在童年几乎没有接触过什么书.我有两个姐姐,贫穷和落后剥夺了她们上学的权利,我也就失去了对她们的课本先睹为快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象棋古谱《梅花泉》,又名《新参梅花泉全谱秘本》,原手抄本。根据居荣鑫先生1962年出版《梅花泉》时的观点认为,《梅花泉》手抄本只有两三家持有。吴西都只有上中两卷,缺下卷,萧永强为全本,50局,210变。但实际上,"韩应陛稿本"才是全本。"韩应陛稿本"善本现藏上海图书馆,共55局,250变。虽缺最后"饶车马局",而韩应陛亦未见其芳容。  相似文献   
9.
《册封琉球国记略》中提到:嘉庆十三年(1808),沈复以"太史司笔砚"身份,随太史齐鲲、侍御费锡章出使琉球。期间,他记叙了所乘船只经过中琉边境时的情景:"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即转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这段文字记载表明,  相似文献   
10.
清代手抄本《日平常》的作者是歙县人胡怀毕,后附胡世纲的新增部分。这是一部反映“徽民寄命于商”的启蒙读物。此书的发现揭开了作者、序文作者及两者的关系,为徽商起蒙教育教材的研究作了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