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继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开辟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另一个领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并着重分析意识形态"替身"——拜物教,指明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是意识形态批判走向现实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发展的过程和主要的特征,其中蕴含着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应具有的优秀品质的要求,即恢复人作为主体的地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倡导先进的消费理念等。  相似文献   
4.
"都市大众"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新兴产物,"大众"成为了19世纪代表作家的重点关注对象。从本雅明的理论出发,从四个方面阐述本雅明对"都市大众"的理解:都市大众形象、工业化劳动与都市大众的关系、商品拜物教与都市大众的关系以及"人群中的人"与"游荡者"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之所以存在货币拜物教是有条件有原因的.当代中国商品的价值形成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化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卢卡奇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其中的物化与物化意识引起了哲学界的“物化热”,他的物化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结构开始,得出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必然的现象,使人们丧失主体性和创造性,导致社会历史的二元对立,认为只有树立“总体性意识”才能克服物化。他的物化理论同时存在着许多不足,甚至严重的错误。笔者试图对他的理论作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来永玲 《东南传播》2011,(11):43-45
当今社会,“图像拜物教”作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它利用大众媒介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意识形态,行为规范,民俗风情以及宗教信仰,而且在社会的微观权力构建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使微观权力这张无形的网络在“图像拜物教”这张有形网络的映衬下进入可视的状态,大到人类社会,小到每个个体,都在这张网络中受到无形或者有形的规训。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以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开始流行,作为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G.A.科恩见证了它的繁荣和衰退。那至于为何衰退?或许G.A科恩在展示马克思拜物教思想时已见端倪。他在解读马克思拜物教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内容后,呼吁消灭形式的统治,实现内容的解放,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实现作了辩护。  相似文献   
9.
作为阿多诺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与创建者的个人经历存在紧密联系。而在内容上,这一理论蕴含着对于商品拜物教和技术的双重批判,最终揭示出了"文化工业"对人们实行双重统治的本质。此外,阿多诺还初步指出了摆脱此类统治的路径,可惜由于论述不够明晰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总之,该理论揭开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伪面纱,对于推动人类的思想解放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哲学的高度解读"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催生各种"拜物教",导致道德滑坡;官商勾结;"以物为本"的"拜物教唯物主义"的经济增长战略,是我国生态破坏的哲学思想根源."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的纠偏,践行这一发展观就是把人当作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人的"精神力量"视为人的"内在本质",并把人的"实践力量"视为人的"外在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