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勇 《新闻记者》2007,(5):40-41
“丑闻”取代“美谈”众所周知,走向市场后,我国“有些传媒的本质发生了转变,它的最高使命已经不再是承载满足公民的知情权、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权和社会的政治动员的工具,而  相似文献   
2.
高层互访像政治动员,把双方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专家认为,胡奥会的亮点之一就是双方意识到解决自身内部问题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指责对方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适宜的文化观念构建不可或缺;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鲜明特征,造就了红色文化之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动员、观念养成与思维创新等精神价值;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动员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物质力量,积极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价值理念,增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意识,促进体制机制的创新,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杨爱东  尹红 《高教论坛》2014,(12):27-30
如今,网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成为促进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网络政治动员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这需要加强高校对网络政治动员的核心领导,建立健全适应信息时代网络发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构建大学生网络政治动员危机干预机制,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5.
网络政治动员的消极影响及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政治动员政治动员主体为达到特定政治目的,通过发布具有政治煽动性的网络信息,在网络虚拟空间里对网民进行的政治鼓动、诱导、操纵。网络政治动员过程与动员性网络信息传播是同一过程。网络政治动员的消极作用主要在于网络政治动员导致了政治权力的转移,削弱了国家权威,冲击了政治稳定。应对和治理消极网络政治动员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网络政治反动员;治理的关键是割断网络政治动员虚拟转化的关节;治理的根本之计是重塑网络虚拟空间的国家权威。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务公开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政务公开是实行民主与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对民众的政治动员、扩大政治参与的范围、促进经济发展及廉政建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必备制度。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江西的特种教育,本是国民党用来对苏区进行"文化围剿"的利器.抗战军兴后,在"抗战救亡"这一时代主题的感召下,特种教育的工作重心由"文化剿共"转变为"抗战救国",这一时期的特种教育对民众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政治动员,为抗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特种教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对国民党政权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太行区第二届群英大会是解放战争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英模大会,更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动员。它通过明确的动员目的、完备的动员组织、科学的组织规程等强有力的政治社会化组织手段及营造特定的场域、庄重的仪式来彰显英模们的形象,使其进一步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并把政治信仰和观念融合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中。群英大会使解放区军民在思想、行动上实现了抗日战争向国内革命战争的转化,增强了他们参加自卫战争的内驱力,为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民党改组后,为了贯彻孙中山"以党治国"的政治理念,国民党政治精英们利用在广东巳有的政治资源和巳建立起来的政治权威,采取组织控制、建立外围组织、利用合法舆论和政治纲领以及受训控制等多种手段,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和党化教育,以人力资本、精神力量弥补了自身资源不足,取得了较好的政治动员效果.但由于盲目发展党员,党员素质良莠不齐,基层组织散漫,凡此种种,无疑降低了国民党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国际歌》是在巴黎公社血与火战斗洗礼中诞生的、在全世界获得广泛传唱的、以歌曲形式表现的马克思主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习和传唱《国际歌》,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身份的认同、革命斗志的激发和壮烈人格的塑造,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身于中共领导革命斗争的坚强意志,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创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其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激励着人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