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思想政治宣传环境优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宣传环境对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宣传环境的好坏最终决定着宣传效果的优劣。为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效果,当前迫切需要从加强国民教育、加快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组织管理等四个方面对思想政治宣传环境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纸的副刊功能,由孕育时期副刊性文字的补白到创立初期的消闲娱乐、关注现实,再到辛亥革命前后政治宣传和消闲娱乐的二元化,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嬗  相似文献   
3.
刘黔 《新闻窗》2006,(3):49-50
地市党报肩负着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和中心工作的任务。特定的内容规定性使党报与晚报、都市类报纸相比,其内容取向更强调政治宣传和弘扬主旋律的作用。因而报道内容相对较硬。而与中央及省级党报相比,地市党报内容的显著性和重大性又稍逊一筹。如此,有效发挥舆论工具的传播和引导功能,实现宣传规律与新闻规律的辩证统一,从而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就成了众多地市党报长期以来探讨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4.
刘波 《新闻知识》2005,(1):24-25
在中国,最早提出喉舌论断的人当属梁启超,他最早把报纸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在实践中真正把报刊当作政治活动的武器。正是他明确提出了政党报纸的概念。可以说,“喉舌论”最初的提出便早已具有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突出强调了新闻传媒的政治宣传功能。在这之后,政党报纸的理论在孙中山那里成为真正的办报指导原则。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的雪山草场.孕育了无数的雄鹰。新闻工作的职责.就是善于发现雄鹰,并让这些雄鹰飞进人们渴望的视线,让先进典型精神的火花.点燃无数人心头的火把!”武警青海总队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支队政治处新闻干事蒋万泉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广告发展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建国前后的大陆报纸广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广告与政治在形象、话语、主题、意象等方面既相互借用、渗透和支持,又相互排斥、改造和消解的复杂关系.揭示并分析这种复杂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原因,不仅有利于广告史的研究,而且对建国前后的文化研究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5,(12):32-36
当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诞生的时候,早期电视新闻生产也开始萌芽。当时的电视新闻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承载着重大的政治责任和国家使命。作为政治宣传的影像载体,早期的电视新闻在意识形态和传播内容上凸显"喉舌"的功能,同时一些新闻工作者也在新闻的时效性和专业性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早期的电视新闻生产尽管一波三折,但是为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奠定了主流的地位,也做好了组织架构和专业人员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2009年9月27日),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报纸评论一等奖。这是任仲平1993年亮相以来,第十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任仲平文章代表了党中央机关报评论阵营中的一种独创形态,人们肯定任仲平,是在肯定党报评论自我超越与发展的勇气。这10次中国新闻奖的殊荣,也可以理解为以此鼓励党报对评论传统的承续与创新,以此推动主流媒体对政论表达形态的革新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北伐战争 中,南方的国民革命军不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远不及北洋军阀强大,但战争的结果却是南方军队如摧枯拉朽般一举战胜北方[1].这一结局大大出乎时人所料的同时,也让后来学者颇为困惑:北伐军到底是靠什么迅速取胜的?有学者认为:“北伐军之所以能‘赢在战场上’,恰恰是靠了无形战力的巨大作用”,“正是这样一种地缘文化的认同,对北伐战事起了决定性的影响.”[2]笔者对这种从时人政治思想言说和心态入手,肯定无形战力对北伐军战胜北洋军阀所起的重要作用的结论并无疑义,但“宣传”与“地缘”,孰为这无形战力中的决定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过去研究什么是新闻,往往找出很多关于新闻的定义,然后一一评价,最后说,我的观点是……这个观点,即在被评价的定义中是字的前面,增减几个字,是字的后面增减几个字,于是一条新的关于新闻的定义诞生了。其实,这不是学术研究,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随便说说而已。还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新闻宣传要如何如何……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