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55篇
科学研究   93篇
各国文化   73篇
体育   77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40篇
信息传播   8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友谊与团结     
古代的哲学家几乎没有不在其理论、演说或著作中提到"友谊"这个概念.只有了解的人才会知道,大师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三本伦理学著作中赋予友谊概念以核心的地位;而康德这位思想上值得吾人敬重的哲人,在其人类学演讲录中,却只给友谊一页的篇幅.尽管如此,他还是说出了值得我们深思的真理:"真正的朋友稀少如黑色的天鹅."  相似文献   
2.
中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把马克思的著作文本放到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下,看马克思自己是怎样分析他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的,少带一些个人色彩和主观偏见,多一些相互交流和客观分析,才能接近马克思的本真思想,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著作是20世纪我国最有影响力和出版数量最多的著作。关于毛泽东著作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出版情况,包括各种著作的初版时间、版本的考证和传播的情况等,已有不少专家作了专门研究和论述。本文仅就1949年至1982年期间毛泽东著作出版工作情况(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文版为重点),作一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藏书史上,常熟虞山一派藏书家的异军突起,当始于16世纪中叶前后,时系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在嘉靖以前的常熟历史上,虽然至少已有40余位史有其名的藏书家,但是他们在整个中国藏书史上的地位显得并不十分重要。随着明前期江南经济的繁荣和文教事业的发达,江浙两地的文风、学风日趋昌盛,常熟一地的私家藏书也由此而蔚然成风。嘉靖元年所立的《常熟县儒学义田碑记》曾说“惟兹常熟,入国朝为畿辅之邑,号称多士。文章德业,彬彬然与上国齿。”袁同礼在《明代私家藏书概略》中也说:“自嘉靖以降,海宇平定,私…  相似文献   
5.
多作者书,一般指两个作者 (含两人 )以上共同撰写的图书。多作者书主要出现在字典、词典、百科全书、文 (选 )集、教科书、资料汇编等范围内。具有较高质量和学术价值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专著中,多作者书较为少见。但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出版的专著中,多作者书数量增加很快,而质量高者却不多,原因何在,试作探讨。   一、多作者书稿的来源   多作者书稿,一般来源于三个渠道:   一是经科研、教育、技术、出版单位认真策划、论证选题,精心挑选主编 (课题主持人 ),物色作者,主编 (责任编委 )科学安排书的结…  相似文献   
6.
《辽金元文学史话》,周惠泉、杨佐义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为《中国文学史话》丛书之一种。它集史、事、评于一体,生动活泼地再现了这三朝文学发展的宏伟画面,既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又有极强的理论深度和学术性。全书设 165个专题,涉及这三朝较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重要作家、作品和各种文学体裁。贯穿全书的主线是“辽金元文学是民族融合的结晶”这一观点。书评有邓绍基《关于〈辽金元文学史话〉的一点感想》,见《北方论丛》 1989年第 5期;刘兴汉《学术性与大众化的融合——评周惠泉主编的〈辽金元文学史话〉》,见《社会科…  相似文献   
7.
8.
20世纪上半叶阅报社借阅活动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念了20世纪初期我国各地阅报社的兴起及活动状况,并对其历史作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孙炜 《寻根》2006,(6):4-7
在世界文化史上,“圣化”是一种常见而独特的文化现象。说其常见,是因为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圣人;说其独特,是因为每一种文化造就圣人的原因和途径各不相同。在中国历史上,“圣人”最初是用来称颂那些聪明睿智、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圣人本质上也是普通人中的一个,虽然他有优秀的一面,但也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其人格逐渐被升华,人们不仅尊敬他,而且开始膜拜祭祀,希望能得到他的保佑。这时,圣人实际上已经被神格化,有了神的特点和秉性。开漳圣王陈元光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他的形象实际上经历了人—王…  相似文献   
10.
张越 《现代出版》2001,(4):55-56
一、出版台湾地区法学著作的意义近年来,海峡两岸法学界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一些台湾地区著名法学家的著作,不断在祖国大陆出版。由于其严谨的逻辑推理、实证的理论深度、宽广的信息量,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我社从1998年起经新闻出版署批准,陆续精选出版了台湾地区法学专家的学术著作,社会反响很好。尤其是著名法学家王泽鉴先生《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系列丛书的出版,使我们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什么台湾的法学著作在大陆市场会如此走俏呢?主要原因是这些著作论述的不少问题,都是目前法学理论和实务界非常关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