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0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毛泽东生前曾赞扬过一些新闻作品。这些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等。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新闻思想,应注意到这一方面。那么毛泽东究竟赞扬过哪些新闻作品呢?要准确地说出全部篇目,是困难的,但部分地说出,则有可能。新华社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编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相似文献   
2.
乘着猴年早春诱人的金色阳光,周确向他的新闻同仁和朋友们挥手道别了——他成为黑龙江省及新华通讯社黑龙江分社第一位走向国际新闻舞台的长驻外交记者。  相似文献   
3.
《集邮博览》2011,(11):94-94
发行日期:2011年11月7日 志号:2011—28  相似文献   
4.
新华通讯社     
《新闻采编》2007,(4):33-34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召开。同一天,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即后来的新华通讯社)以“CSR”(“中华苏维埃无线电台”的英文Chinese Soviet Radio缩写)为呼号,开始播发新闻。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第一个以无线电通讯手段收发新闻的通讯社。这一时期,红中社与1931年12月创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是一个组织机构、两块牌子。红中社发布新闻的内容,主要是党中央和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的重要宣言、声明、通告、法令等,以及革命根据地建设情况和红军战报、…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传媒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以全国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决策人、管理人员、编辑和记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者为定向读者群体的实用型科技刊物。  相似文献   
6.
新华通讯社灿若群星的记者队伍中,原解放军分社社长兼党组书记,肩负少将军衔的高级记者刘回年格外引人注目。1963年7月,刘回年刚从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就被组织上看中,分配进新华社担任军事记者,经总政治部批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5年起担任新华社国内核心小组成员;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奉命率中央记者组赴沪工作;1977年4月任新华社上海分社代理社长兼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7.
《档案与史学》2007,(11):3-3
11月7日 新华通讯社成立 1931年11月7日,红色中华通讯社从江西瑞金发出了中华苏维埃成立的消息,同时宣告了它自身的成立。通讯社创建初期只有几名工作人员,用一部从国民党军队缴获来的电台抄收消息和发布新闻。1937年1月25日起改名为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建国后改建成国家通讯社。如今已成为世界六大通讯社之一。  相似文献   
8.
传媒观察     
《壹读》杂志专注于数字化生存从今年2月开始,《壹读》停止纸质印刷版发行。除了杂志之外,《壹读》的视频、微博、微信等将会继续数字化生存。《壹读》是壹读传媒旗下的一本新闻生活类杂志,于2012年8月6日创刊,由《看天下》杂志前执行主编、《南方周末》前高级编辑林楚方担任传媒出品人兼主编,最初是双周刊,2014年9月转为单月刊,截至目前已发行50余期。《壹读》以其轻  相似文献   
9.
1月26日,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和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合举行《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出版座谈会。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新闻机构的专家,以及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讯社,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新华社由小到大,由弱渐强,由国家级通讯社到世界性通讯社,经历了80年的风雨历程,如今正在向着国际一流的全媒体机构迈进.纵观新华社8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阶段性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