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9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出发,加强党的建设,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化,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历史运动的内在否定性,决定了人类社会仍然需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寻找历史多样性中所内含的一致性趋向。因此,只有从当下中国恢弘而庞杂的意识中抽引出精神现象的时间链条、因果关系和逻辑序列,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生动地耦合起来,从而创造出真正符合中国国情、发展趋势的指导思想。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常创常新,永葆生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指改革开放以来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的蓬勃向上的精神。时代精神的时代,指的是改革开放时代。时代精神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是属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和人民大众的精神;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是具有新颖性、进步性和代表性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提倡和总结了多方面、多层面的时代精神,其中改革创新是其核心,面向现代化是其主要特色。弘扬时代精神要不断解放思想,紧密联系实践,勇于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4.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与党性相呼应,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术语。党性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直接从马列原典中继承发展而来的,人民性概念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本土化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作为一组概念,从宏观上多呈现于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语境中,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事业的理论和实践则从微观层面上对这组概念进行了具实解读。  相似文献   
5.
必须科学把握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三化"(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与要求,科学总结新时期影响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科学总结、全面继承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历史经验,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根本举措;研究解决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存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加强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是我们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们党的干部教育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其中,建国初期,我们党致力于建立全国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干部教育体系;拨乱反正时期,致力于探索干部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途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则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则致力于创建新的学习制度,构筑新的宏观教育格局,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些富于时代特色的制度建设,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7.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需要明晰几个前提性问题。一是在“为什么结合”的思考中明确“第二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要求,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科学诉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需求。二是在“什么是结合”的思考中明确“第二个结合”的本质规定是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并在二者互相成就中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是在“为什么能够结合”的思考中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品质特性维度的相通、相融、相符是“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可能。  相似文献   
8.
教育重在育人,育人的根本在于铸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学生的头脑,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铸魂育人。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铸魂育人,根基在于向学生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思想内涵和方法论原则,核心在于向学生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思想内涵和方法论原则;重点在于向学生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思想内涵和方法论原则。新时代,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铸魂育人,必将培养出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理想信念坚定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将答好时代“答卷”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联系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答卷模式”。时代“答卷”是由时代给出,并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面对的问题解答与评价,审明时代“答卷”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键,答好时代“答卷”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目标与归宿,“人民评分标准”是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标准。这些重要论述与观点形成一个集观点、方法与标准为一体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王芝兰 《新闻战线》2015,(5):213-214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是新媒体时代下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近几年,新媒体技术成熟,社会迈入了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产物的媒介产品,以独特的手段与信息资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当前社会的主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推广与发展的基础,通过大众化,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理念转变为实践指导,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