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成明 《新闻实践》2006,(12):53-54
十多年的记者工作,我写过不少新闻稿。这些新闻作品多数都成了明日黄花,但当年有关报道周晓光和陈有德事迹的文字,至今还留有余香。回顾发现并跟踪采写周晓光和陈有德的经过,除了觉得有意义之外,还有一些新闻采访方面的东西探讨价值。周晓光是义乌一位私营企业主、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下半年,她在义乌建设大楼的907房间设立了“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同  相似文献   
2.
符征 《成才之路》2009,(21):91-91
《圣经·旧约》有言:“生产吧,增收吧,尽其所能直到物产充盈。”言辞之中闪耀着古老民族的稚嫩豪情。然而今人读之却感到无奈,那样的生存战略早已是明日黄花。在田松看来.今天人们面对的。是有限地球时代的迷茫和无措。  相似文献   
3.
胡荣国 《青年记者》2006,(13):42-42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化趋势的凸显,媒体的原有身份被解构和淡化,新的身份要求得到表达和尊重。许多媒体在种种角色的矛盾和冲突中尝试着寻找平衡点,希望能找到一个具有整体性的主导身份来统领各种角色。本期“新闻茶座”将与邵培仁教授探讨《重建和谐统一的“媒介身份”》。他声称自己在新闻学术界处于边缘地位,但却由于自己的译著而被新闻操作者熟知。他声称自己所做的事情就像自己的人生经历一样,很少带着先验的目的,而只被时代裹挟前行,但却有意无意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传媒骄子”关注《展江:行走边缘》。地市党报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创新发展,走出自己的路子,这是业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期“传媒骄子”对《威海日报》、《威海晚报》总编辑时述国的专访,相信会给读者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余丽 《新闻实践》2010,(12):39-40
新媒体时代脚步迫近,作为都市报的记者,内心常常很纠结。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平面媒体的从业者总有"明日黄花"的危机感,似乎在媒体圈内,与网络沾边的才是前景大好,纸媒只能是"夕阳产业"了。  相似文献   
5.
第一局 中炮七路马 屏风马双炮过河 由于屏风马双炮过河的重磅反击武器,使昔日辉煌的中炮七路马战术走下神坛而成为明日黄花。但在本届比赛中,中炮七路马重新东山再起,演绎精彩与悲壮!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书写明天的历史,讲的是新闻一定要忠实反映事实原貌;新闻是易碎品,指的是新闻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落地,否则成为明日黄花。不管讲究真实性也好,强调时效性也好,离开了思想性,新闻的最高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深刻的社会影响力更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7.
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他很久以来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昨日黄花”和“明日黄花”这两个词。从字面上看,似乎“昨日黄花”更切合其所欲表达“形容已过时的人或事”的意思,但“明日黄花”似乎见得更多。因知我是做校对工作的,便问我到底“孰是孰非”。  相似文献   
8.
朱凌燕 《新闻前哨》2007,(10):62-64
如果说一开始民生新闻是以其平民化的视角,可亲的播报方式,给沉闷的电视新闻界刮进了一阵春风,那么,当原先的新奇被咀嚼殆尽的时候,现在可以说是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最终成为明日黄花,还是进一步创新报道形式,避免同质化,低俗化,实现新闻节目的个性化、精品化,从而获得新生,这是摆在每个电视从业人员面前的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君 《声屏世界》2000,(7):38-39
中国广播从前几年的突然喧嚣、火爆到现在的冷静、平淡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轮回。中国广播人的心态也从浮躁归于平静了。不论当今的广播人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中国广播的现状与电视相比依然是明日黄花,风光不再。中国广播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远未到来,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突然的火爆到逐渐冷淡的过程。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个性突出、创造力强、人格健全的人才。在“知识爆炸”的现代信息社会.古代那种靠博闻强记、百科全书式的人才已成为明日黄花。在今天的观念中.不是“知识就是力量”,而足“智慧就是力量”。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比起他一生所用的知识,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况且,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新知识、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