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青春暴富”者眼里,边缘底层一下子成了供他们赏玩、嘲笑、怜悯、厌憎、嫌恶的对象。一个转型社会的紧张,由此不难想见暴富者成功者可能是社会的中心,舆论的关注焦点,但真理价值并不必然站在他们一边,人生意义也不只有他们能够体验  相似文献   
2.
刘瑾鸿 《新闻界》2005,(5):103-104,84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不仅是经济体制的转型,由于它同时触及着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基本信念,因而也是一种观念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已经动摇了人们的一些传统观念,例如人们对于“大锅饭”“铁饭碗”“再就业”的认识都不同于十年之前,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如何建立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标准、文化理念,大众传媒自身也在探索当中。  相似文献   
3.
作为销售新手,你千万不要妄想一步登天,要知道干工作不是买彩票,不可能让你一步登天或一夜暴富。需要你做的就是立足眼前的选择,先在企业站稳脚跟,并把本事学到手。实际上,毕业生在做销售工作90天内,谈不上站稳脚跟的问题。初做销售员,真正发挥作用恐怕要在6个月以后。  相似文献   
4.
罗侠第一次做卧底报道是她到《华西都市报》当记者不久,那时,她刚刚结束了一段经商的经历。凭着多年的经商经验,罗侠敏锐地发现一种非常新奇的经营模式——山城重庆似乎一夜之间就冒出十几家“传销公司”。许多人被传销那种“一夜暴富”的宣传而蛊惑,但痴迷痴狂的人们却没有几个能够真正明白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一度备受市场冷落,可以说,整个八九十年代,当代艺术几乎不具备市场行情,国内关于当代艺术的拍卖行亦是凤毛麟角,因其成交状况的不理想,仅有的拍卖行只能苦苦支撑。至于当代艺术的画家也远涉重洋,纷纷到异国他乡寻求艺术事业的发展,如海上画坛著名的“四大金刚”——陈逸飞、魏金山、夏葆元、赖礼痒都前往美国,另外还有现已著名的陈丹青、韩辛、蔡国强等一批中青年画家。即使到72004年,当代艺术仍未走出市场的低迷。  相似文献   
6.
7.
成功杂谈     
潇佚龙 《成才之路》2013,(20):3-I0001
失败,通常情况下会被人们认为是不幸。在失败面前,懦弱者痛苦迷茫,彷徨畏缩;而强者却坚持不懈, 发奋拼搏。 成功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一夜成名、瞬间暴富在现实中或许存在,但几率很小,如果想真真切切地触摸到成功。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20日,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隆重揭晓,站在获奖者的行列中,施正荣的笑脸同他的事业一样光鲜照人。这个创造中国能量神话的人,最恼火的是别人称他“一夜暴富”,因为他的财富列车虽然快得令人眩目,但他的成功过程却和许许多多人一样,经历了平常人难以想象的曲折,困惑与艰难——[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我若暴富     
老魏闲来无事时总喜欢做些“万一中了体育彩票”、“假如路上捡到钱包”之类的美妙遐想。老魏原本以为只有他这样的俗人才会去做如此粗俗不堪的梦想,一天在办公室闲谈到这个话题,没想到平时道貌岸然的同事们一个个都抢着发表发财狂想,有说要买豪宅名车的,有说要辞职开公司的,有说要出国旅游的,自然,也有半真半假说要包二奶三奶的。对这些俗人的想法老魏一概嗤之以鼻,比起他们的口腹之欲来,卓尔不群的老魏实在更注重精神愉悦,更追求生活品质,更讲究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到处飞扬着暴富成名的流言和千篇一律粗制滥造却又百讲不厌的成功神话。当然,这个时代的机会和空间也大于任何一个时代。于是标榜指导人们如何成功发家甚至一夜暴富的励志书和成功术泛滥成灾。很难说是这些书籍鼓吹制造了人们藉一些技巧就可以成功的梦幻,还是成功学书籍只是投合了巨大的心理需求市场。这有点像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