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考察、总结了朱舜水在日本的汉语教学实践活动,并指出这些汉语教学实践活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非常典型、突出的。即便在今天,它对于日本的汉语教育和中国的对日汉语教学,仍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因此,朱舜水堪称当时中国对外汉语教师的优秀代表,他的汉语教学实践活动代表了当时对外汉语教学的最高水准,而且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朱舜水,明末的儒学家,曾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失败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其重视朱子学,但又不受其约束,尊崇考证,对水户藩的修史事业及前期水户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朱舜水到底对日本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将要对此做一详细考察。  相似文献   
3.
明末儒士朱舜水 ,中日两国教育交流的先行者 ,他在日本从事教学活动中 ,其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并培养了一大批日本学者 ,主要表现在 :教育乃建国之本 ;“实理实学”的教育指导思想 ;为学之道 (立志奋发、好读书、作文 ) ;授学之道这几个方面。阐述了朱舜水“以经世济民为实践基础”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朱舜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为抗清复明历经千辛万苦,在随郑成功北征南京失败后,为不当"虏民",以六十岁高龄流亡日本.在渡日的23年中又衍绎了他人生中最灿烂的篇章.几百年来他的事迹在日本民间广为传颂,他的纪念铜像受到日本国民的敬仰.这样一位人物,在他的出生故土却知之者不多.为了让更多的国人了解朱舜水其人,还他应有的地位,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他忧国忧民并为之奋斗的生平以及流亡日本的经过.  相似文献   
5.
明季大儒朱舜水先生在日本讲学20余年,深受日本学界尊崇礼敬.其遗文大多为在日讲学期间与日本学人的书札问答,由舜水先生的日本门人弟子蒐罗访求,校雠检阅,在日本出版印行,流传于世.其思想与学说在日本文化史上影响深远.对舜水先生这一世界性的历史功绩,日本学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一30年前的今天,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中国大地。各地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也日益发展起来。东南古城余姚的百姓,至今还记得那次日本友人盛大的访问活动。当年,日本参议院议员户叶武率领日本日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十几人来华访问,直奔余姚,着实让当地人意外了一  相似文献   
7.
朱舜水是"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之一。明清嬗代之际,朱舜水为抗清复明,以舟山为根据地,以一介布衣儒者,奔走于东南沿海,联络反清义军;往返于舟山、厦门、日本、安南等地,数次远涉海外乞师以图光复。文章以朱舜水往来书简及相关传记、年谱等文献资料记载,对此段史实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8.
17世纪在日本出现的儒学新学派古学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孤立的本土自生的。这不但有悖历史真实,更有走向建构狭隘地域民族主义之危。通过对原始文献的交叉求证可以发现,在明末事古学办昌古社、后成为德川幕府水户藩主德川光国宾师的朱舜水对日本古学创始人山鹿素行与荻生徂徕从宋儒转向古学有重大影响。山鹿素行与舜水有密切的交往,在古学方面的主张与舜水雷同。荻生徂徕转向儒学,则受到朱舜水的著述、伊藤仁斋的启发、仁斋门生及舜水门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余姚是明末教育家朱舜水的故乡,其作为朱舜水故里,留存了相对较丰富的朱舜水遗迹,多年来吸引许多国内外舜水学者前往拜访研究。但囿于朱舜水本人在国内的知名度以及地域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余姚舜水遗迹的保护开发情况并不乐观,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地考察,综合分析余姚舜水遗迹的现状,透过这些遗迹探寻余姚之于舜水思想的深层价值,以便更立体地把握其精神内核,为推动舜水文化流传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朱舜水受明末清初理学清算浪潮的激荡,对形上思好学风批判不遗余力,对佛释更是痛加针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朱舜水文集》中又有反对攻击佛教的言论,这其中原因何在呢?而更让人不解的是朱舜水自己对佛释有所取用,但却对某些宋明理学家的条佛批评有加,这是为什么呢?因此,探讨朱舜水反佛思想矛盾的原因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