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雨 《全国新书目》2008,(17):28-28
黄裳先生的文章,风行海内,捧场的人越来越多,就连身材越来越消瘦头发越来越稀少的陈子善先生也放下了大学教授的身价,很由衷的编了一本《爱黄裳》的册子,表达着自己的爱戴之情。李辉先生也是激赏黄裳的人,他主持的《大象人物自述文丛》中也有《黄裳自  相似文献   
2.
对于当今大多数年轻一代来说,“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是一个陌生的语汇,而对于“70前”出生的人,则不但耳熟能详,而且经常一不留神就与之遭遇——或本人就是此类,或周遭同学、朋友就是。生于“50前”的林贤治,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相伴随,留下了被灼伤的印记。  相似文献   
3.
<正>林贤治先生曾说过,鲁迅本人是个直面人生的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的鲁迅,倾其一生都在关注"人"的具体生存权利,尤其是关注中国这些被剥夺了话语权利处于被压迫的底层的"不幸的人们",关注病态社会对这些"不幸的人们"的种种精神戕害以及这些普通人的心理在病态社会挤压下的裂变。鲁迅先生自己也说:"我的取材,多采自  相似文献   
4.
谁能绘得萧红影?这是聂绀弩先生悼念萧红的诗句。它道出了一个寂寞的、难以命名的萧红。这也是所有萧红传记作者都要面对的提问。现代中国作家中,萧红有着哀婉的生命历程和卓异的写作成就。她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经验抒写,构成一曲天真与经验融合的哀歌。在乱世中,天资聪慧的萧红很快通过时代知识风尚获得启蒙,同时,她也用自己多舛的命运换来的人生体验审视着一切启蒙。女性对世界坚  相似文献   
5.
“自闭”般的生活成就了一个直率的批评者,那些戴着光环的知识分子都曾被他尖锐地批评过  相似文献   
6.
林贤治是世纪之交出现在中国的一位难得的批评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堂吉诃德。早年的乡村经历及其人生体验,以及鲁迅的精神遗产、俄罗斯的文学艺术,共同铸造着他的情感、心灵和意志,成为他文化/精神结构中的坚实土壤。林贤治其人其文,具有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气质,与我们这个犬儒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知识者的精神状态,形成了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7.
《中国散文五十年》作者:林贤治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因为语文教师的缘故,常常被家长、同事拦住索要书单:"你说中学生要读点散文,那具体读什么呢?"书单自然是有的,但我既不愿学生只读朱自清、老舍、冰心等"爷爷奶奶"的散文,那毕竞有些老了,题材、语言都透着一份隔膜;也不愿他们只读中高考热点作家的散文,那中间太多的"时文体",容易把品位、感觉读岔了。于是,我常常需要向更广阔的空间里去搜寻。这  相似文献   
8.
9.
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  相似文献   
10.
终于读完了林贤治先生的《人间鲁迅》,今晚当我翻过最后一页时,心里的畅快无以言说。以前无论是读朱正的《周氏三兄弟》、孙郁的《鲁迅与胡适》,还是曹聚仁的《鲁迅传》,虽不至于枯燥,却总是兴奋不起来,鲁迅总是那一副面孔,更不用提孔庆东的《正说鲁迅》。待读了《人间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