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5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从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报道中存在两种变化趋势。其一,是经济报道的内容由最初的对单纯经济现象的描述和经济政策的宣传,逐步转向对经济趋势的分析和经济矛盾的揭露。越来越多的记者开始不满足于对“大好形势”的宣传或者是企业成功业绩的夸赞,而是开始探索经济改革中隐藏的深层次矛盾,反思中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讨论中国在建立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过程中的阵痛和前途。其二,是经济报道从业人员(主要是记者)由非专业逐渐转向专业化。翻阅国内有代表性的财经类报纸,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深度的产…  相似文献   
2.
数列问题概念性强、公式多,特别是由概念派生出的性质繁多,因此在解题中若对概念、公式、性质一知半解,则容易失误,下面归纳处理等比数列中常见的错误,以引重视.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教材 (试验修订版·2 0 0 1版 )中 ,关于向量知识有了较完整的介绍。向量作为工具 ,处理几何问题 ,把平面和空间结构代数化 ,使几何问题研究从“定性”提升到“定量”。但是由于课本内容编写的局限性 ,向量知识作为工具作用的重要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特别是平面解析几何内容的学习中 ,如何充分使用向量工具 ,课本涉及较少 ,为帮助学生学好向量知识 ,提高学生用好向量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就向量学习中易出现的概念性错误及若干应用方面做一些针对性评解和适当拓展。1 向量概念学习中易犯的概念性错误向量知识主要分两大块 ,一是…  相似文献   
4.
反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概念性很强的知识点.对初学者来说,对概念要有一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才能准确运用知识和优化解题过程.学好本节知识,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反函数是“反”过来的一个函数反函数的概念中有两层含义:首先它是一个函数;再次它是相对某函  相似文献   
5.
文本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语文课标根据现代对话理论把阅读教学过程界定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实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建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考核内容偏重知识性、概念性,缺乏情景性、实践性,教学过程固守于“照本宣科”、“满堂灌”,  相似文献   
6.
儿童的逻辑不同于成人世界中的概念性逻辑。儿童的逻辑汇入了并充盈着鲜明而强烈的感性色彩和浪漫主义审美意蕴的诗性精神。诗性的逻辑是展现儿童精神之特质的基本表达形式,也为人类理性精神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相似文献   
7.
分式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关分式运算的习题概念性强,方式灵活.有些习题或概念模糊,或考虑不周,或以偏概全,或思维定式,常常使人误入“陷阱”,导致解题失误,现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孙国明 《大观周刊》2012,(24):218-219
选择题的特点是:构思巧妙,概念性强,灵活性大,知识覆盖面广,对考试者的判断分析能力,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9.
所谓新理念下的"数学变式",就是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三维目标为导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数学命题进行合理地转化,不断更换命题中的非本质特征,促使学生掌握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最终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同时通过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0.
函数贯穿于高中数学的始终,是高中数学考查的热点内容,因其概念性较强,解题方法灵活等特点,做题过程中如果审题不清,忽视隐含条件,很容易导致结果出错.下面就典型例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