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黄河防汛中,主要存在有九大险情,漏洞是其中之一。经过多年的治河实践,黄河职工积累了丰富的抢险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深水堵漏进行了探索和定性实验,设想了水布袋深水堵漏法。  相似文献   
2.
终明一代,由于黄河河患接连不断,从统治者到普通士人对黄河河患的防护和治理都非常重视,在此影响下,出现了大量有关治河的著述。这些著述的产生还与国家职能的行使、学术的内在发展有密切联系。编撰形式灵活多样,记载内容详细,并反映了丰富的治河理论,对当时及以后的治河活动具有历史借鉴和理论指导意义,体现了明代史学走向社会深层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杰出皇帝之一,在他任期,曾不遗余力地治理黄河,为民兴利。其诸项兴修水利的举措,从治河到治国的英明决策,不愧千古一帝之美称。  相似文献   
4.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杰出皇帝之一,在他任期,曾不遗余力地治理黄河,为民兴利。诸项兴修水利的举措,从治河到治国的英明决策,不愧千古一帝之美称。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6,(4):18-21
同治十年(1871年)黄河在侯家林南岸决口,河东河道总督乔松年奏言堵铜瓦厢决口,复归清江浦故道,主张借黄济运,让河水北流。赫慎修上书一篇《治河论上乔鹤侪河督》,阐述了自己的治河观点,回顾黄河改道的历史,总结了清朝治理黄河的经验教训,驳斥了乔松年等人"堵铜瓦厢决口,复归清江浦故道"的治河主张,提出治理黄河的理念和治河方法。  相似文献   
6.
北宋内河运输堪称兴旺发达,这与北宋政府重视河政不无关系。本文概述了北宋治理黄河、汴河、蔡河、广济河曲折的历程及其宝贵经验,肯定了宋人治河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1 绪论 水管体制改革是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发展过程中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该项工作的逐步推进和最终实施,将对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带来深刻的变革,对于理顺管理体制、解决管养经费,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全河上下正在努力践行治河新理念、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共同努力的新形势下,2005年,  相似文献   
8.
廖艳彬  孙丽 《兰台世界》2012,(30):19-20
清代时期,我国水旱灾害较为严重,王朝政府进行了众多的治河赈灾活动,涌现出了许多治水的著名人物及思想,裘曰修为其中代表之一.其治水思想不仅对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当今治水和赈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王正起,武汉黄陂长堰人,清同治年间历任提督军门、山东总兵等地方军界要职。功成名就后的王正起也不忘回报乡梓,热心于帮助旅汉黄陂商人及黄陂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0.
魏源能在近代初期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方案,与其早期对清王朝军国大政的密切关注是分不开的。其早期社会改革思想表现在四个方面:(1)商船海运漕粮,避开淤塞的运河与层层盘剥的各色官吏,发挥商人的作用;(2)改道治河,恢复黄河故道,将宋元时期人为造成的黄河夺淮入海的格局改变过来,一劳永逸地解决黄河治理问题,以省却每年千百万两治河费;(3)用票盐之法取代纲盐之制,化简贩盐手续,降低成本增加盐课;(4)变革用人取士制度,选拔救世的“才臣”,以挽救清朝日渐颓败的形势。魏源深刻认识到清朝中叶以来病症的要害,提出了自己的较符合实际的建策,显现了这位治国高手经世之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