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5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加强体育法制建设,更好的贯彻实施《体育法》,本文以学生的体育权利为基点,以促进群众体育的普及为目标,从体育权内涵、学校教育体系中构建体育权制度的原因及可能、学校教育体系中体育权制度的构建设想等方面,对在当前学校教育体系中如何构建体育权制度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越 《现代出版》2004,(4):52-54
作为《法理思考的印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的策划编辑,我有幸作为第一个读,拜读了这本高质量的法理学研究集,对字里行间滚动的思潮,不由得想评介对该书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刘善亮  严乐 《大观周刊》2011,(15):111-111
公路路产法理学概念的界定,影响着公路保护中依法行政目标的实现。研究并界定公路路产,对于合理使用公路资源,充分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益,加速公路路产法制化建设意义匪浅。  相似文献   
4.
对安乐死立法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立法,是人类对待生命的正确的理性选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安乐死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立法并实施。而在我国,由于几千年传统的儒家化思想习俗的影响,安乐死立法阻力颇大。但无论从安乐死的道德伦理的角度。安乐死的医学伦理的角度,还是从安乐死的法理学分析看,安乐死立法,对于健全我国的法制建设,完善对生命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大对生命的保护力度,不但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本文在对中国法理学作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的自我反思,寻求与全球化趋势相契合的、为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服务的科学、理性的法理学。  相似文献   
6.
法理学作为法学学生必修的14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法学课程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学生对其重要地位认识不够、教师授课方法单一等现实困境,从而使法科学生产生迷茫与困惑。因此,提高对法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优化教学方法,为应用法学打下良好基础,更为法科学生打开法学殿堂之门,是当前法理学教学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7.
法理学由于抽象性较强,在本科低年级进行教学由于很难与学生的知识背景契合造成教学比较困难的问题。法理学教学分阶段进行教学相对一次性教学有明显的优势。在法理学分阶段的教学中,在低年级要注意生动性和趣味性,以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和基本的思考能力;在高年级进行教学则要注意体系化和系统化,注重学科知识点的纵向深化和横向联系,拓展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看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客观真实地了解大学生法理学教学参与现状,对我院1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对学习目标的认知、对当前教学方法的认知及对教学方法的偏好四个问题,提高学生专业认同度、改变单一教学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法理学教学困境之路径。  相似文献   
9.
为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的高校教育教学目标,法理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应首先明确法理学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和方向,规范和完善传统的诸如课程论文、模拟法庭、调查报告等法理学实践教学形式,并能创造性开展丰富多样的、适合本校的新的实践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0.
《侵权责任法》自2010年7月1日施行以来,明确规定我国的死亡赔偿金制度将全面实行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同命不同价”的社会现状似乎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必然推动着我国法治发展进程迈向更加巨大的进步,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同时,对我国的法治理念也有重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但是,从法理学的角度出发,并且结合我国现阶段不平衡的社会经济状况,显然,这并不完全符合我国法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同命同价”在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价值的进程中,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未来的道路还会很艰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