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56篇
科学研究   90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88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29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
《新闻前哨》2001,(7):12-15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蒋祝平、副书记王生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缪合林分别对楚天都市报作出批示,勉励他们把《楚天都市报》塑造成全国性的知名品牌。蒋书记的批示:“楚天都市报‘品牌塑造’成绩斐然,且为省争了光彩,给报社经济作了重大贡献。务要珍惜、巩固和提高。省里应予大力支持,使其办得更好。”王副书记批示:“《楚天都市报》在改革的推动下,办报水平不断提高,发行范围不断扩展,发行数量不断增加,读者遍及城乡,办报成绩显著。要发扬成绩,发挥优势,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进一步注重并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争创全国第一流的办报水平。”缪部长批示要求楚天都市报“以更新的改革精神、更稳健的步伐,实现更实质性的超越,努力争取成为全国性的知名品牌”。 省委领导的批示,给楚天都市报全体员工以很大的鼓舞。他们决心再接再厉,为把《楚天都市报》办成全国性的知名品牌而奋斗,以不辜负领导的关心和希望、广大读者对《楚天都市报》的信任和支持。下面刊登的就是他们在总结前段在“品牌塑造”方面的理念和运作形成的文章,希望能够对新闻界同仁有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在我国报业中悄然兴起并展现出勃勃生机的都市报,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发展速度之快,社会影响之好,经济效益之高,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关注,它透视出我国报业改革的一段重要历程,显示了我国报业改革所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温州市社会体育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在温州市区和近郊随机抽取机关、工厂、商场、居委会、乡村等单位或社区各一个进行问卷调查。经统计分析,得出了该市不同社区和单位、不同性别和年龄以及不同学历人群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有显著性差异;人们在运动项目、活动时间的选择还有一些不合理;体育活动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监督;社区体育开展的还不够;体育市场还没很好的开发等结论,提出了在该类城市促进社会体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喻教授、李女士,你们好!今年4月份以来,“温州购房团”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热点,关于它的是非曲直各种观点争论得很激烈。今天想请二位探讨一下媒体在它特有的属性下,如何开  相似文献   
6.
温州市体育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对温州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温州全民体育意识不断增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温州体育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最近,本人一篇有关个性化手机铃声的小言论稿,在《检察日报》发表后,被武汉市的一名作抄袭,发表在当地的一家都市报上。当天本人阅读报纸发现后,找到责任编辑,一是要求编辑停发抄袭的稿费,二是要求抄袭打电话向本人表示一下歉意。  相似文献   
8.
温州市商用健身俱乐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温州商用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教练员和会员进行调查研究,透过分析总结出温州健身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展望了温州健身俱乐部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郝克远 《青年记者》2008,(16):27-30
早在上世纪末,就有很多都市报人吆喝着要办"主流大报",如今十来年的时间过去了,放眼望去,有几家都市报真正办成"主流大报"了?不能说一家没有,但确实寥寥.许多都市报人早已不再提这个话茬了,有少部分人虽然还在继续念叨,但多数也只是自说自话而已,并没有多少人给予认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都市报人在新闻把握能力上,存在严重缺陷,极大地制约了进入主流愿望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