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冯友仁  余艳 《出版经济》2004,(11):56-56
看图书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印刷图书的纸张费、印刷费、装订费,以及编辑费、校对费、设计费、照片使用费,还有付给作者的版税等等。 付给作者版税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零售价的百分比,二是按资金收入的百分比。在纽约,一般根据图书零售价格的百分比来支付作者版税,除了纽约这些书商之外,其它的书商,如教科书书商,会根据这个书的净资金收入的百分比支付作者版税,一般是10%。将净收入扣掉生产成本之后就是毛利,扣掉的生产成本一般会约占净资金收入的50%,如果是教科书会更高,达到大约60%,因此教科书的定价也会更高。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31日,《中国新闻出版报·“书情”周刊》(总第2859期)刊载了谢光军同志的文章。文中对近年来国内的版权引进进行了报道和分析,提出了出版部门值得注意的问题。本刊全文转发,大家警戒。隐痛之一:竞争无序成本加大近年来国内的版权引进之风越来越猛,甚至变了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孟超认为首先表现为多家社争夺同一部书的版权导致版税越抬越高,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屡见不鲜。其次导致同类选题重复引进,引进图书质量参差不齐。孟超举了一些不正当竞争手段。如有些社采用大撒预付金的方式,大规模地占有国…  相似文献   
3.
杨莉 《全国新书目》2008,(19):55-55
本刊讯9月25日,万榕书业和聚星国际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这意味着中国两家具有影响力的图书公司开始联手进军中国书业。万榕书业是万卷出版公司和著名出版人路金波先生联合成立的图书策划公司,旗下有韩寒,安妮宝贝、饶雪漫、张悦然、  相似文献   
4.
关于实行公共借阅权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蓓 《图书馆杂志》2004,23(1):7-9,43
本文从公共借阅权的基本定义和发展过程出发,着重探讨了实施公共借阅权对图书馆的影响以及实施公共借阅权中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并阐述了笔者对公共借阅权在我国是否具有可行性问题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从上个世纪80年代传人中国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市场逐步形成,已成长为软件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2005年市场容量约为8个亿,今后五年年均增长率不低于30%。数字图书主要是指以数字代码形式存在,并能利用软件技术设置各项阅读功能,以信息网络传播和制作销售电子出版物等数字化制品的方式使用。数字图书简单说是纸质图书的数字化或数字化的图书,能存储和阅读。数字图书的出现较数字  相似文献   
6.
陈昇 《出版科学》2007,15(3):62-65
随着我国出版行业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版权贸易成为出版社优化出版结构、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法宝.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在与国外出版商进行版权贸易的三个阶段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4年海选,已评出33首入围候选奥运歌曲,没有一首令人满意。离奥运主题歌公布时间只剩15个月,仍没有任何进展迹象  相似文献   
8.
"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公布,郭敬明以245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登上榜首。《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童话大王"郑渊洁分别以1580万元、120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成为榜眼和探花。这份榜单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从评论来看,网友普遍支持作家获得高收入,  相似文献   
9.
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图书市场,名人效应成为畅销保证。记者从部分出版社了解到,2014年,成龙、周立波、潘石屹等名人图书将在书市形成新的亮点。在日前上市的《名人书浅规则》一书中,图书营销专家李鲆爆出名人出书"版税高""请枪手""编辑给名人做管家"等种种内幕,引发读者热议。李鲆对记者说,书名用"浅"字,是因为这些让读者惊讶的内幕在出版界是很浅显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民间投资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只收回了成本,但它收视上的成功带来了《金锁记》的大投入。民营企业已经悄悄占据了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