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与史学》2003,(2):2-6
1.致王懿荣[1]函 同治八年十月二十二日(1869.11.25) 何诗孙爱画之癖甚深,尤专力于司农,兄以五画之精者听其选择.十月二十二日. 2.致王懿荣函 同治九年九月二十二日(1870.10.16) 王益吾[2]前辈校刊<水经注>,略加翻阅,服其校勘精密.九月二十二日. 3.致吴大根[3]函 光绪三年六月十八日(1877.7.28)  相似文献   
2.
殷墟所在地的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早在清光绪二十四年以前就把刻有商代文字的甲骨,卖给古董商,但古董商却不认识。1898年,潍县古董商人范寿轩到天津向王襄、孟定生等宿儒请教,他们判断可能是古代的简策,1899年范寿轩将购回的甲骨请王襄、孟定生等鉴定,始确定为古代文物与古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和鉴定的。当时北京大官僚王懿荣以每字二两银子的高价搜求甲骨文,甲骨文于是为世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3.
光绪朝曾有两次续修《四库全书》之议,第一次是由王懿荣等人提出,第二次是由章梫、喻长霖、孙同康提出。以往对这两次续修《四库全书》之议的研究过于简略,现根据档案材料,个人著作,就这两次续修《四库全书》之议的过程及主要内容进行探讨,指出这两次续修《四库全书》之议,反映了晚清学术变迁以及中西交融下传统文人思想观念之交织与冲突。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的殷墟甲骨文与埃及的纸草文、巴比伦的泥版文书等同为人类社会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现在,纸草文字和泥板文书都已失传,甲骨文的存世就更显珍贵。王懿荣:甲骨发现第一人最初,甲骨文以药材身份再现。多少年后,人们才知道,把甲骨卖给药铺的第一人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前小屯村的一位叫李成的剃头匠。村里经常有龟甲和兽骨从地下被挖出来,有的刻有符号,有的没有符号,但没人认识。当时的人认为,龟甲和兽骨上的字是天然就有的,见多了,也都不当回事。一天,生了一身脓疮的李成,没钱看医生,就把村里常见的龟甲和兽骨碾成粉末  相似文献   
5.
王懿榮(1845-1900》近代金石家、文學家、文物鑒藏家。字正儒,一字廉生,號古現村人,養潜居士。山東福山人。光緒六年進士,是發现殷墟甲骨第一人,被後世譽為‘甲骨文之父’。其書法擅真、行、隸、篆諸體。楷書多學柳公權,行書尤近李北海,隸書取法《禮器碑》。此取厚重中見靈動,剛健中見清華,是王懿榮的上乘之作。釋文:常留生意庭前草时有闲情画里诗  相似文献   
6.
甲骨文是我国殷商时代刻划在龟甲和兽骨上比较成熟的文字。可是三千多年来,人们对它不甚了解。它的发现是近代考古史上一件大事。第一个揭开甲骨文之谜的是清代王懿荣。1899年,任国子监祭酒(最高学官)的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患了疟疾。他精通医道,一次从药中  相似文献   
7.
《兰台世界》2007,(12S):64-65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升为侍读,入值南书房,并任国子监祭酒。《清史稿》有传。著有《汉石存目》二卷、《南北朝存石目》八卷、《天壤阁杂记》一卷、《翠墨园语》等书。我国近代金石文字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百年前的甲骨文发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但是对于甲骨文发现者是谁、何时发现、通过什么途径发现等基本问题,并没有定于一尊的说法。目前学术界关于甲骨文发现主要有两种说法形成对峙之势,即由王懿荣在京城吃中药发现说和王襄、盂定生在天津首先发现说的争论。两种说法互不相能,常有激烈争论之举发生。本文在概括甲骨文发现研究诸说之后,对两派观点进行了评议,认为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犬锐矛盾,而是可以同时并存;两种说法都有可取之处,但也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藏之  朱子 《垂钓》2002,2(3):48-49
提到甲骨文,不能不提一段广为流传的掌故。据说清朝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899年,在北京担任团练大臣的王懿荣偶染疟疾,从宣武门外的达仁堂抓了一剂中药,其中有一味名为“龙骨”。王懿荣惊奇地发现,“龙骨”上竟然刻有奇怪的篆字。他平生最爱古董,家中收藏了不少青铜器和古代石刻,是个小有名气的金石学家。  相似文献   
10.
何思玉 《寻根》2008,(4):60-62
1899年的一天,时任南书房行走、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从药店取来几服中药,将要煎熬时,有一味名叫“龙骨”的药材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稀奇古怪的花纹是不是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他寻思良久,敏锐地感觉到这可能是一种古代的文字。他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判断出这些有字的甲骨可能是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闻古五帝三王发动起事必先决耆龟”的占卜活动的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