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韬是晚清大变局中一位重要人物,他学贯中西,思想承前启后,体现了一代学者对中国命运的不懈探索.其旅游思想中蕴涵了独特的深思远虑,其中不少是其改革思想的源头活水,作者从其旅游思想的诸多方面对此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两次鸦片战争不但显示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更招致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西方文化的大规模输入,然而囿于虚幻的文化优越感与流传日久的“西学中源”说,一般的中国知识分子较少考虑西方科学技术优胜的原因。王韬的个人经历及其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使他比同时代的士人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与较客观的认识。本文揭示了:王韬对西方科技文明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尽管在不同的情境中他的言论有时自相矛盾,但就总体而论,王韬是承认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他也是最早对此事实背后的原因进行思考与分析的中国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3.
作为改良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王韬既联系着传统文化,同时又对西方文明有广泛的接触,特别是他的开放的心灵和理性的态度,使他能够站在大多数中国人前列,对民族的危机有深刻的反省,对民族的发展有一系列建设性的改革主张。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中国进步文人经受中西文化冲突时心理与行为上的调整和改变推动了西学翻译的进程,王韬"事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落魄文人的矛盾与无奈。了解到西方文明的发达水平,王韬等当时颇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审视传统观念,摒弃陈规旧矩以吸收新养分,掀起了西学东渐、英书汉译的热潮,在中国翻译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对中华神功的精彩渲染表现了王韬在受到西方文明冲击时且走且战的文化策略:在对外战争屡屡失败的现实面前,王韬想在精神领域留下一些可守的据点,以维系民族自尊自信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王韬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法律思想有两个源头:一是传统的儒家文明;二是来自西方思想的滋养。他的法律思想围绕着自强的目的,在宪法观、改革繁琐的律例、国际法观以及改革刑法及诉讼法方面都有创新。作为“亦新亦旧”的沿海知识分子的典型,王韬的法律思想也呈现出新与旧相互冲突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王韬是晚清大变局中一位重要人物,他学贯中西,思想承前启后,体现了一代学者对中国命运的不懈探索.其旅游思想中蕴涵了独特的深思远虑,其中不少是其改革思想的源头活水,作者从其旅游思想的诸多方面对此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1867年-1870年王韬对西方的游历,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是极富意义的大事,这是中国文化知识精英第一次以自由身份对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俗等状况进行实地考察,同时促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经过这次游历王韬原有的儒家观念产生了动摇,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认同,并进一步提出了近代变革思想。  相似文献   
9.
党月异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5):17-21,27
王韬研究从1934年开始到2002年为止,大致可分为始发期、持续期、发展期、深入期四个阶段。研究范围涉及王韬的生平、事业、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伦理思想、史学思想、商业思想、外交思想、军事思想、人才思想、文学著作等。在诸多研究中,王韬的文学作品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有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王韬卒年月日再考证@邬国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0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