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745篇
科学研究   5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3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炬炜 《军事记者》2002,(5):10-10,9
2002年4月1 日,“神舟”三号飞船顺利返回地面。作为《解放军报》的一名记者,我再次在现场目击了我国太空试验飞船的发射过程,又激动了一回。想起我有幸3次参加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三号飞船发射的报道,还真留下一些有趣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在港澳的几天,我的心跳始终平静不下来,到后来似乎有点承受不住了,很难入眠。这是我有生以来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我真切地感到了中国人民、炎黄子孙的爱国热情,感到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已有多种演示器材和演示方法做"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实验。按实验的主体器材来分,主要有两类:一是电子振荡电路;二是来顿瓶电路。它们大多线路比较复杂,不便于实验分析,或者是操作不便,实验的可靠性较差。这里介绍一种以原副线圈为主体器材的演示方法,供大家参考。该方法所用器材少,操作简便,可靠性高,演示效果极佳。一、器材与电路主要器材原副线圈,电源和收音机等。收音机用于接收电磁波。电磁波的发射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L为空心原线圈,E为1.5-3V甲电池或蓄电池,a、b为鳄鱼夹(实用中用电源正极代替b)。二、演示与操作1.演示电磁波的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非法组织经常利用地面发射设备干扰我国地面电视的接收,并不断利用在境外的设备发射非法电视信号,攻击我国“鑫诺”卫星,尤其近阶段对我多个地区地面电视信号的干扰及非法插播达数小时之久,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子出版》2005,(9):75-79
移动电视(TV-on-mobile)是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设备接收的方法进行数字节目的播放与接收的一种现代化系统。移动电视系统可以在公交车、出租车、商务车、私家车、轻轨、地铁、火车、轮渡、机场及各种种类流动人群集中的移动载体上广泛使用,为受众群体提供精彩实时的资讯类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技术,移动电视技术受到国内外业界的广泛关注。移动电视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取逆向思维,从接收工具的开发、推广、完善和制约出发,探讨广播产业被忽视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航空档案》2004,(11):7
据俄媒报道,俄防务装备出口公司日前在法国举行的“欧洲海军-2004”武器装备展上首次展出了专为“无凤-1”舰载防空系统研制的新式9M317ME导弹。  相似文献   
8.
“八一”建军节前夕,伴着凉爽的海风,笔者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有幸采访了我国第一代舰载机特级飞行员、二等功臣陈金龙。与他谈起当年完成我国首次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飞行试验航测弹着点时的情景,两鬓斑白的陈老谈及往事,感慨万千,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建设的推进以及技术的不断完善,创新型技术如信息化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工程的实际效果和使用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在当前的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推动了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也丰富了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本文针对如何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广播电视发射技术的优化,提升其传播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中的轨道变换问题历来是人造地球卫星这一节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在本节中的个别细节问题上常出现不清楚的地方,导致理解错误,本文对卫星发射问题结合数学推理就两个方面做一些探究说明。1椭圆轨道中向心加速度的处理对人造地球卫星我们通常都用匀速圆周运动来处理,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但是如果卫星在椭圆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