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2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评论界认为,新时期我国电视片进步的标志,就是一批以纪实手法反映中国人生活、文化状况的纪录片的出现,给电视界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理念。可是,就是这个被圈内人一直看好的纪录片,在现实的电视市场中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况。近10年来,纪录片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前行姿态,既充满希望又步履沉重,创作生产的高潮与市场的低谷同时并存,现实的反差迫使我们关注纪录片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张光华 《新闻知识》2001,(10):42-44
社教电视片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叫法。社教电视片是除电视、文艺、广告软广告、新闻以外节目的通称,它的显著特点是纪实性。社教电视片应该以强化形象为主,要演化说教,也就是说用形象来感动,用理性来征服。要讲述实践证明的真理,不要干巴巴说教,这是纪录现实所必须的。许多社教电视片解说太多,采访太多,这是已经过时了的手法。现实生活中的画面应构成电视语言本体,因为我们是电视人,要用逻辑的思维征服观念,判断推理。推理有两种形式,一是归纳推理,也就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另一个推理叫演绎推理,也就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城市形象作为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的重视,人们渴望通过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来展示精神风貌,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项目,壮大经济实力,加  相似文献   
4.
余华 《新闻前哨》2002,(8):36-37
目前,电视片有三种语言: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字幕语言。通过充分、合理地运用这几种语言,可以让电视内容得到更全面、更丰富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每一部农业科教片都应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本文试图从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出发,就农业科教电视的创作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电视编辑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对于电视编辑工作性质的认识应该上升到观念层面上,即编辑思维应该贯穿与节目创作始终。同时电视也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片的创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表现手段包括采访、拍摄、剪辑、特技、解说配音等涉及文学、声学、微电子学、影视、新闻学等多种学科。制作一部好的电视片除了要有好的题材和好的内容以外,电视的剪辑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文学报道是依靠记者的写作能力,讲究遣词造句和语法修辞。对于电视编辑工作者来说,单一的画面就是词汇和短语,而技巧剪辑就是…  相似文献   
7.
回首间,岁月的年轮轻轻地碾过二十载春秋,留下串串泠泠的清越,轻柔地回荡在记忆的耳畔,映入眼帘的是那一串轻盈而又清晰的足迹,在全体兰台人的呵护下,《档案与建设》已由当初稚嫩的幼苗不断地成长壮大,从季刊到月刊,从单纯的档案专业期刊到档案文化月刊.从江苏大地走向全国,进入了中国期刊方阵,一步一个脚印,留下一路芳香,二十载年轮铺就的痕迹正向远处悄悄地延伸……  相似文献   
8.
作为“集锦镜头”,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整个片子中最精彩,最引人注意的镜头,应该说这几组镜头是片子的灵魂.最富有表现力,它直接揭示主题,表现冲突,提升兴奋点,调节片子节奏、组织片子结构。像画龙点睛一样,“集锦镜头”的妙用让整个片子更精彩、更好看。更能“提味”、“提神”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9.
去年金秋十月,八方校友相聚在桂花香溢的桂子山校园,喜庆华中师范大学迎来百年华诞。隆重热烈的庆典仪式,激越欢乐的文艺演出,庄重高雅的学术研讨,高朋满座的中外交流,成千上万的校友聚会和遍及神州内外的媒体传播……标志着百年庆典的圆满成功。其中校史馆、校庆书系、百年校庆宣传橱窗,百年华师电视片及校报百年老照片专栏,都凝聚着档案人的倾情奉献。  相似文献   
10.
于聚义 《今传媒》2005,(6):62-63
一百多年前的法国,有人骑着自行车实现了一个世界的奇想——自行车环法比赛。而一百年后的中国,在世界屋脊几乎无人的新藏线上,有人用脚蹬过了十多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险山,完成了一次挑战生命极限的创举。这就是一老两小三个骑自行车的人,再加上追随,组成的一行四人的中国环华之旅自行车探险队。记录他们这次“壮举”的电视片《环华之旅——新藏线纪实》.更是用生命、用精神、用意志谱写的一曲“我是中国人”的壮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