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知书与达理     
刘承豪 《新读写》2010,(1):26-27
知书与达理都是人们追求的品质,只是如今仿佛“知书”越发容易而“达理”却稍显不易。文章针砭时弊,将新闻事件作为切入点,把知书与达理的共存归结为良心与信念,行文通畅,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2.
知己、知生、知书是思政教师在认知层面的具体表现。知己:思政教师准确、完整认知自己的角色要求和角色距离;知生:思政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动、人文素养和对教学风格的崇尚;知书:思政教师建构合理、科学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人文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3.
《圣经》(这里指希伯来语《圣经》,即《旧约》)的大部分内容,除了字面上的意义以外都有一个更为深刻的隐含意义,信徒们通过考察这些隐含的意义,可以窥探到上帝的奥秘。《妥拉》是一部记载了古代以色列宗教仪式的文本,其中记载的某些仪式具有一种特定的魔力潜能,可以在参与者的生命中产生一种活的力量。“先知书”里的预言,就其在先知著作中所呈现出的面貌来看,很难脱离一个神秘主义背景的假设来进行解释,这个背景包含在同上帝的直接联系中。在哈吉奥格拉法(文集)中,反映出宗教思想各个方面的内容——宗教实践和敬拜,令人震撼的上帝创世力量,对弥赛亚拯救以色列人的期盼以及正义的最终回报的图景。  相似文献   
4.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但在当前社会中,"识礼""重礼""学礼"的良好风尚逐渐被淡化,甚至出现了极为不协调的现象,有损于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称。小学是学生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加强对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是建设小康社会,贯彻习总书记实现"中国梦"设想的具体措施,也是加强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切入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现代图书馆的整个运行机制是面向服务的,要做好服务工作必须落实"知书"与"识人"的核心理念.做到了解馆藏,了解知识;了解读者,研究读者.真正做到"知书"、"识人".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齐--优秀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优秀的品德修养,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图书馆员.  相似文献   
6.
文化游戏理论是较为新颖的一种文化理论,它探讨文化中存在的游戏因素。在文学中,它指一种伴随行动的高扬而紧张的情感,继之以欢笑与松弛;它通过没有理性、不合逻辑的狂热夸张来产生惊奇效果;又指节奏与韵律。《约拿书》的情节即突出表现了这些游戏特征,它的人物也独具魅力,它像个处于游戏状态的孩童一样坦诚天真,毫不遮掩地将自己全部展现给人们。  相似文献   
7.
8.
成语新解     
前两天朋友抄了—份“成语新解”给我看: “知书达理(礼)”:光知道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学会送礼。  相似文献   
9.
《教师》2014,(24):F0004-F0004
正湖南省平江县新城学校创办于1963年,是一所拥有45个教学班、2667名学生、138名教师的完全小学。三年来,学校秉承历史,文化育人,凝聚出"知书知礼"的校训,围绕"和谐新教育,奠基幸福人生底色"的办学理念,搭建了"知礼德育、知书课程、知行品质"三大体系,来改变"学生的发展状态、教师的行走方式、学校的发展模式、家庭社区的教育范式",以达培养"知书知礼"阳光少年教育目的。三年磨一剑,新城文化终成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